竹西 发表于 2010-5-12 16:50:28

青随新感

从清新回来已有些许日子了,耳边却依然回想着伙伴们的笑声。那个在历史的尘埃中依旧焕发着新生活力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在西部用别样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绿色的面容。古老斑驳的城墙上,偶有几根从古砖的隙缝中长出绿色的草,风中摇摆。恰似青春如歌的我们,用我们的信念和力量,寻找自己的蓝天。2500年的西安,刚刚弱冠的我们,还有数不清的未来匆匆岁月,都在这一刻驻足。回眸,是一瞥的留恋,更是对未来更多的期待。
        不管如何,当看到如此之多的青年才俊们聚集在一起,为一个根本就不为主流所认同的理念展开讨论并进行分享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次成功之行。黄老师的激情与稳重并存,小白的魔鬼与温柔并茂,赵中的幽默与老成并驱,老鬼的风趣与深沉并驾,都成为这次培训靓丽的风景而让我们有理由更好的记住。其实,不管我们谈到了如何如何的问题,亦暂时不需理会过去以及未来我们遇到了如何如何的困难,只要我们有信念并坚持为信念所努力,我们的人生就会有着别样的色彩。
        一直认为人没有信念以及信仰的人是非常可悲的,也曾在一阵极其的迷茫之中像抓救命稻草一样到处寻找自己的信仰,能找到的各种在历史之中被人提及并且被人认同的东西都曾经去了解过,但最后依然孑然其身,茕茕而已。直到现阶段对某种理念的认同让我暂时的找清楚了自己的方向,不管这个方向是否正确,但确实是自己选择的,有理由去为之努力并付出拥有青春的自己最大的财富。
        其实,现在的我们无需去过多的考虑未来的如何如何,过去的零零种种。在方向这个方面,我觉得只要理念认同就无需过多的考量,我并不是说思考不好,但是有时候过多的思考只会让我们更加的纠结和迷茫。在受外界诱惑和影响极其严重的今天,尚未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的我们应该用自身的行动去理解我们追寻的东西是否值得我们去追寻,用行动后的沉淀去换取我们本身的涅槃。仅此足矣。
        在中国环保公益开始的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争议的议题,出现了很多争议的事情,也出现了很多争议性的人物。想起唐朝名相牛僧孺的“休论人间生沉事,且都樽前现在身”的诗句,这些东西都应该让历史自己去评判,而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前进的阻力。历史是公平的,她会记住每个在她身上留下足迹的人,并将把正确的足迹编排成一道向前方演进的道路。而不在这个道路上的人,零散在道路两旁的足迹也会得到历史的承认,至少他来过,走过,经历过,存在过。所以,对于现在的我们的来说,我们需要是踏踏实实的去做,用最踏实的脚步和掷地有声的脚步声去唤醒更多的在原地徘徊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走,不管是否正确,但至少我们在向前。
        写到这里,文字开始零散。恰似在睡梦中依旧天马行空的自己,但有时不管睡梦中如何的不稽以及荒诞,我们依然能够准确的记起我们是谁,就如写此篇感想的自己。不管将来如何,我们需要的时时记起我们是谁。我们是谁,这将是一个伴随我们一身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思考,用行动去思考,沉淀,涅槃。
                                                                赵翔于成都记

南京—绿石 发表于 2010-5-12 18:15:56

赵翔啊,什么时候你的真人能像你的文章一样安静、平和就好了~

漂泊,遗忘 发表于 2010-5-12 22:28:51

有时候这动态表现和文字表现就是不同
如此平和的文字一看1楼的回帖,心都凉了

朴犷者 发表于 2010-5-12 22:42:04

我等着青新伙伴招新

nupig 发表于 2010-5-13 08:32:28

娓娓读来,诗意般~~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10-5-17 09:31:04

同意小白的观点……

禹舒 发表于 2010-5-17 22:16:20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你和佐为是同一类型的人,其实越是外向的人心里就越是孤单,不知道对于你是不是这样

禹舒 发表于 2010-5-17 22:16:27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你和佐为是同一类型的人,其实越是外向的人心里就越是孤单,不知道对于你是不是这样

竹西 发表于 2010-5-20 09:51:43

回复 7# 禹舒


    一会整个孤独不是寂寞就更诗意般了吧,呵呵

竹西 发表于 2010-5-20 09:52:08

回复 6# 茜纱窗下


    小白那是赤裸裸的嫉妒,不准附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青随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