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环保协会职能分配
会长:全程监督协会所有活动流程并制定活动计划,负责对外以及团委交流,主导协会发展方向。主导秘书处。副会长1:负责协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组织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协助会长向校团委以及院团委汇报工作情况。主导学习科技部,组织部并监督会长。
副会长2:负责协会对外宣传,包括媒体及网络部分,协助会长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导外联部和宣传部并监督会长。
秘书处:负责记账,包括协会的支出与收入;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并整理成档;负责协会干部以及会员的考核;负责活动的总结;以上内容需定期向会长报告。
组织部:负责活动策划书并组织活动,包括活动的申请,活动纪律的维持,并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宣传部:负责协会各项活动的前期宣传,包括横幅,广播台,宣传单,宣传板,亲自口传等,以及后期的网络以及媒体的宣传,包括中国高校环保论坛,济溪论坛,校内求索论坛以及三峡青年报、三峡晚报等校内外媒体。
外联部:负责联系合作方,主办方,赞助方。包括市环保局,市环保宣教中心,市林业局,企业和商家,其他协会及相关的环保组织。
学习科技部:负责环保知识的自我学习,环保材料的搜集;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为协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组织学习了解绿色科技,低碳经济,生态农村以及相关方面的环保知识学习及竞赛;鼓励参与环保科技产品制作及发明。 制度这东西还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这样可以跟上协会的发展。 典型的部门制
感觉副会长监督会长 不太现实 觉得还是项目制好,财务培训单设就足够了 不管是项目制还是部门制,要根据协会的具体情况啊 个人认为协会还是部门制好,每个部门都要有自己的活动,做项目时可以临时成立项目组,完成后即将其解散,待下一个项目来时再重新成立。
项目制故有其优势,但一个项目做完后其成员怎么办?因为不是永远有项目可做的 没有项目了,要社团干嘛…… 做自己的分享,看别人的分享,了解别的社团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历程,从中思考别人那么设置的原因
分享这种事情,个人觉得还是不要争论的好,没有亲身经历没有话语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