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wood 发表于 2010-5-28 19:39:04

代发:招募协作者-自然类儿童文学创作

关于自然类儿童文学创作的协作模式设想

一、背景:

当你看到台湾本土创作的这样的作品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我是有一种震撼和复杂的心情,台湾类似这样的书绝不仅这一本,而大陆呢?别说是这种类型的原创图画书了,即便是原创的文字书也没有多少;别说是原创的儿童自然文学,就是原创的科普作品也越来越少,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什么责任?


二、设想:

虽然说,我觉得中国原创的自然类儿童读物那么少,很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没什么人愿意做这件事,但是任何时候把责任推给环境都只是一种不愿出力的推卸责任而已。所以这个设想只能建立在中国大陆还是有那么几个真心希望自然类的原创儿童读物能够发展起来,并且真心愿意不计付出地为这件事而努力的人。

当然,我也不期望能很容易找到又懂自然又能写又愿意做这事的人,所以搭建一个懂自然的人和能创作的人进行有效协作的平台应该是这项工作的重点。

1、平台的载体
小书房儿童文学网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合适的载体,原创区的永无岛可以作为协作创作的场所,找到愿意合作创作的文字作者应该是不难的,虽然他们自己可能本身也还不够成熟,但还是会有发展潜力的。图画作者倒是比较难找,毕竟比文字写作的门槛要高,所以通常都不大愿意做这种很长一段时间内必然没有多少回报的事情。这个还需要再思考。不过如果能有好的脚本,找到图画作者的可能性倒也还是会增大。

2、协作方式
我的总体设想是科学家或者自然爱好者可以首先提供材料,然后和作家一起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和主题来表现比较适合;或者由作家提出一个主题方案,然后和科学家或自然爱好者一起讨论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再由作家写出初稿,然后再由双方进一步对初稿进行审核讨论,最后形成一个科学和文艺都过得去的终稿。

如图示: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做的,那就是给科学家或自然爱好者普及基础的儿童文学知识;给作者普及基础的自然知识。这是在正式协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培训。
相对来说,给科学家或自然爱好者普及儿童文学知识更重要,因为科学家或自然爱好者当中还是有不少文学素质很不错的人,了解了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之后或许就可以尝试独自完成创作了。相对而言,要作家掌握丰富的自然知识则要困难得多,但是基础的自然常识的普及还是会对他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的,所以也不该忽视。

我的设想是在正式尝试协作模式前,首先进行半年的相互培训,通过6场网络讲座打好基础,然后相互交流就会更容易一些。另外,小书房会在下半年举办一场原创童书大赛,有兴趣的人也可以尝试先试下水。

这只是最初步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和补充的,欢迎一起讨论。

小书房流云之鹰
2010.05.23

联系 watashia@gmail.com

holywood 发表于 2010-5-28 19:40:18

我觉得绮思米米也许有兴趣
我觉得比如鄱阳湖野生动物的遭遇和保护写这么个儿童故事会有意思?

holywood 发表于 2010-5-28 19:42:05

其实,《飞吧,小黑皮》,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了

狐狸 发表于 2010-5-29 00:02:58

松鼠会不是有喵?

壮壮 发表于 2010-5-29 01:24:14

很不错咧...自然记录,嗯嗯,想起荒野徐老师写的《大自然小侦探》

披着凉皮的馕 发表于 2010-5-29 09:06:48

推狐狸,狐狸的文很萌

honglake 发表于 2010-5-29 09:26:16

狐狸人呢?关键是写出来会不会有市场哇

流云之鹰 发表于 2010-5-31 14:52:28

刚看到……

中国的科普市场真的很糟糕,搞自然科学的人不屑去搞科普,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搞科普,尤其是儿童科普,更是一窍不通。而搞文学的人又不懂科学,能够深入自然去观察体验的更少。
我个人是认为好的科普作家、自然作家出自理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第一现场的有潜力的人,经过实践和培训是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但是首先第一步,还是需要搞文的和搞理的双方都一起来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

比如吴昊亮说的那个儿童故事,完全可以由第一现场经历的人把事情的经过初步整理出来,然后由儿童作家根据这个材料进行适合儿童的艺术改造,最后由双方确认里头没有严重的常识错误了,就可以完稿了。

《飞吧,小黑皮》不知道在哪能看到,谁有的话,发给我看看可以吗?

至于松鼠会,虽然可能有发展的前途,但我个人感觉就目前而言,自娱自乐的成分还是多了点,属于比较典型的2.0式的网络传播模式,尚且缺乏比较强烈的科普自觉性,尤其是对传播受众的研究,我个人感觉那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松鼠会要想发展得好,真的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台湾在这方面确实比大陆好得多,至少台湾像徐仁修老师这样比较有自觉献身科普和自然教育的人还是不少的,反观大陆呢?

至于市场,看看那些被低劣的知识读物和国外科普作品占领的市场就可以知道了……儿童科普的市场绝对是很广阔的,但是现在是绝对不能去想什么市场的。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怎么成长,怎么成熟,而不是市场。我们都需要学习、需要实践,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磨练得比较成熟了才可能去考虑市场,没有成熟的作品就去想什么市场太急功近利了。

当然,这些探索实践性质的作品还是有在儿童刊物上发表的可能性的,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首先,有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事?不管怎么说,只要肯做,年轻人肯定是最有希望的,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不成熟,有各种各样的尝试,只要愿意去做,未来一定是有希望的。

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看过国外的那些科普类、自然类的优秀儿童读物,如果你看过,你真的不会被那些美丽的书而震惊,为我们的落后而震动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发:招募协作者-自然类儿童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