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项目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出现的,(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误,欢迎指教)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我们的目标,我们是否还有一颗坚定的心,记得第一次绿色营,第一次绿色长征,他们战胜了困难,让绿色营和绿色长征有了今天成就。我们毕竟也是大学生在某些的方面确实能力有限,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我们要努力去做也许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至少我们认真做了,至少它会产生好的影响,引用群聊中的一段文字。中南林绿源小胖:我记得全球第一个发现温室效应的那位科学家说过:我们什么都不做地球在升温,我们做了地球也在升温,但是不做可能是十度做了可能就只有5度那么剩下那5度就是我们的功劳~同样的道理不做湿地破坏更严重做了那么久没那么严重
毕业是否去做NGO?
我才接触到这个圈子,我不好怎么去说,我之所以会接触到这个圈子是因为绿源,也时候因为我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受某个人的影响。这个问题我想有好多人都在思考,我就不多说啦。
这些是我的一些想法,可能会有些空洞,也许有很多东西只是看到了表面,希望大家多给我这个鸟蛋一些建议。 总结的不错
最近忙了这么久,看到这句话也算有个安慰了·······
谢谢··· 湿地使者为什么缺乏绿色营这样的讨论呢?是湿地使者比绿色营差么?其实不是 LZ的话值得深思 回复 14# honglake
也许是太执着于做活动了 湿地使者为什么缺乏绿色营这样的讨论呢?是湿地使者比绿色营差么?其实不是
honglake 发表于 2010-6-18 17:44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自己队伍内部交流时间就少更别说队伍之间 对于07的竞标方案总结,以前看过几次,总结得很好,但从中得到的东西肯定是因人而异的。
记得去年竞标的时候,我问皓哥,为什么每一项都有字数限制,这样很对于活动的描述有一定的阻碍
而皓哥的回答是(大概意思吧,我体会的):活动在精不在多,字数也是一样,在有限的字数里将一个活动主旨、目的、切入点和重要过程表达清楚也是一种能力,而这样清晰简洁的表达却恰恰体现了你对于这个活动的清晰准确的把握 本帖最后由 bunny0921 于 2010-6-23 01:07 编辑
关于NGO,相信很多人都参与了郑总之前在济溪里带头引发的一场讨论“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NGO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虽然郑总强迫每一位参与讨论的辩手都要选择一方的观点,不过看得出,大家还是觉得有利有弊的。
即使不在NGO工作,对于很多事情缺乏了解和认识,但不代表没有发言权和话语权,有句话不是说“当局者迷”嘛? 回复 14# honglake
回叔叔:
活动人员流动大,感情不及绿色营深厚(相比之下)
大多数时候需要依靠WWF的资金支持,一些队伍也只是将此作为一次暑期或年度活动来对待(这个情况,估计以前比较多吧)
前人总结少,所以后人深思的时候也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哈哈,叔叔请指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