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dialogue 发表于 2010-7-13 18:32:45

边疆的终结

作者:埃德•格拉宾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使云南融入到全球经济的大潮中。然而,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让环境付出了一定代价。埃德•格拉宾撰文探讨农村转型的环境动力学问题。

“生态建设”的含义相当宽泛。它的意思可以是在怒江修建13座水坝,也可以是几乎不修建大坝。在中国,绝对不修建大坝是不可能的。”

[本文节选自由Island Press出版的《蛟龙与怒江的邂逅》一书。本站经授权予以发表。]


当邓小平做出决策,认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时,他同时还意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必须从最有可能成功的地区开始。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具备进行国际交流和商业往来所需的基础设施。因此,这里成了首选之地。而中国西部地区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时机。
云南一等就是二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几亿人口脱离了贫困,并逐步崛起。一亿五千多万的农村人口涌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打工,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然而,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向城市地区的流失只能加剧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社会差异。
1999年,北京方面宣布了一项解决方案,即“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是这样概括这一计划的:它将“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并将“增强对边界防卫的管制”。然而,朱总理措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全文详见中外对话网页: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717-End-of-the-frontie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边疆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