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核不再神秘”
作者:孟登科曹海东在接受记者曹海东和孟登科的采访时,国家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长周士荣谈到如何加强核建设监管的标准,减少公众的核恐惧。
“核安全的担忧还来自公众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得到的信息和实际的感受不一样。更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原子弹爆炸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长期没有抹去。”
如何认识目前核安全现状,为何会出现核恐慌,如何“不再让核神秘化”,6月29日,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国家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长周士荣。
问:最近发生的“大亚湾燃料棒轻微损伤事件”,再次引发公众的核恐慌情绪,根据环保部的监测,目前我国核电站的运行现状究竟如何?
周士荣:我国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6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秦山一期、二期、三期和江苏田湾核电站)共有11座反应堆。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事件分级标准,这些核电站和反应堆从开始建造到目前运行的过程当中,还没有产生过2级和2级以上的核事件或事故。
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为7级,低于一级是0级,即在安全上无意义,你所说的最近发生的“大亚湾燃料棒轻微损伤事件”按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连0级都达不到,所以,社会公众根本不用担心。1至3级为核事件,3级以上为核事故。2级是没有产生任何放射性后果影响的事件。我国目前1级核事件都很少。
全文详见中外对话网页: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786-Demystifying-nuclear-power 例行安抚大众恐惧心理 就是就是,你在哪个位置也不会跳出来大吼一声,核能不安全,大家赶紧逃。这可是在中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