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 发表于 2010-9-1 15:39:35

社团研究者——guanjian(山西 关键)




关键
GSEAN guanjian


部分活动情况:
2009年晋青五一拉练   队长
2009年暑假兰州交通大学母亲水窖二期   队员


关键认为在社团管理上:
经常有社团抱怨自己缺钱、缺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媒介(或机会)…归根结底是缺少一个有本事的领导人,事实证明,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
经常有原本并不为人所熟知的社团因为一个好的领导人的出现而声名鹊起(比如黄河青科协),也常有社团因为一个负责人的离任而迅速衰落(比如我们),或者依靠着一个负责人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着局面(比如晋青)。
环保社团出现的种种困境,一个重要的根源在于传承——经验的传承和精神的传承,而且精神上的传承更重要。
一个人的素养或者修为,10%可以通过培训获得,20%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而余下的70%则只能依靠自身的积累。因此,如何才能把这可以通过借鉴他人而获得的20%尽可能的传承下去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人员更迭如此频繁的学生社团,因为只有这20%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作为一个社团的管理者,他的责任不仅在于在自己的任期内管理好社团,能否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任者甚至更为重要。
中国象棋有一条规则,是以“老将”的存在与否作为判定胜负的唯一依据。但这条规则并不适用于团队的管理。一个真正合格的统帅,应该做得到自己不在时自己的队伍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战斗力而不是变成一盘散沙。
作为一个曾经的社团管理者,我最大的败笔就是在传承上。虽然我也努力去做到那20%,但是新一代负责人如何才能融会贯通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去解决问题,则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努力的动力?
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经验传播给谁——如何物色一个有潜力的接班人?
当今社会的主流讲究的是付出与收获,我们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于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到精神的传承?


寄语“社团例行项目目录”报告:
公益组织如何才能把个人的付出和收获与志愿精神完美结合,如何给组织的成员寻找出一个努力学习与工作的动力或和理由,需要每一个管理者去认真的琢磨。希望这次的研究活动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johnson 发表于 2010-9-1 17:28:17

关键先生的高见啊,呵呵。领略一下,社团的传承的确很重要,文化是个媒介。好的文化就会很好的传承开来

漂泊,遗忘 发表于 2010-9-1 17:41:48

十分----

戈壁骆驼 发表于 2010-9-1 17:53:43

呀,那照片是在我们学校的南湖边啊

村民 发表于 2010-9-1 19:48:47

社团需要激情和脑子

建东 发表于 2010-9-1 23:50:49

又见关键先生,那张图片应该是在华农吧,好像还是我帮你拍的呢,呵呵。

spcchenyue 发表于 2010-9-2 00:29:00

认同关键的社团管理观点!

shadowless 发表于 2010-9-2 02:26:05

你前段时间死哪去了?一直没见到人嘛

guanjian 发表于 2010-9-2 07:05:36

你前段时间死哪去了?一直没见到人嘛
shadowless 发表于 2010-9-2 02:26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工厂实习来的,憋在一不见天日的山沟沟里,连去趟小卖部都要走上半个小时才到……

lzw4586108 发表于 2010-9-2 07:39:05

本帖最后由 lzw4586108 于 2010-9-1 11:40 编辑

呀,那照片是在我们学校的南湖边啊
华农戈壁 发表于 2010-8-31 21:53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在那观鸟来着呢......貌似那次观鸟后,关键对鸟的兴趣大增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社团研究者——guanjian(山西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