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后期总结帖-思考&总结
那里我们19人一起走过那里有我们流下的汗水
那里有可爱的孩子们
那里有美丽的堤岸
那里有可口的芒果
那里有好吃的冰棒
那里有。。。。。。
那里微风习习
那里是一片净土
那里我们一起仰望星空
那里我们彻夜畅谈
那里我们的心不在躁动
那里我们看到了佛门的别样
那里我们变得虔诚
那里我们。。。。。。
追梦
让我们的梦继续向前。。。。。。
这里需要我们的感想与思考。。。。。。 回复 1# 雄鹰
对这届观鸟营的整体思考
红隼
思考和感想有些相似的地方啊,也许很多在感想里面已经提及到了,这里那就不按照时间顺序具体说了哈,整体上做个小结吧.都是反思吧,因为觉得好的地方大家都能感觉到的.
1.首先觉得在全部正式营员都选出来之后,群的讨论会交流会太少了,还有像营歌队歌可以直接在来厦门之前网上就可以大家投票确定下来了,营员手册上的歌也可以提前整理出来发给大家让大家先自己去听去学的
2.在营的前期的话,有些事的处理上还待斟酌和考虑的,也许期望太高了些吧,首先让营员自己去学东西是没有错的,我是觉得适时的点醒很有用和必要;活动的机动性不够,对营员的情绪,感受的变化捕捉不够及时,有些活动效果不太好,大家的情感表露有些少有些晚了
3.出营的时候的话,有些固有活动进行得太过随意了,自然大家开心就好,不过严格按照程序能很好的保证效率,特别是大家都比较疲惫的时候,效率保证的是时间,时间在营期内是特别宝贵的啊;其他的话大家都有提及到的,比如说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少了,开会开到太晚休息时间不够,一些事可以大家自己安排行程等等
4.后期的话大多都是玩的时候吧,每天都挺忙的,首先觉得觉得画营服用时太长了,然后话说是把什么感受的都放到大家各自回家的时候去完成了的,面对面的围坐已经不可能了,是大家都无话可说的吗,可以考虑分配一些团队相互交流的时间的啊
5.对团队的思考:十九个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对团队的理解或许不同,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就我们这个团队来说的话,前期培训期间是大家相互认识和了解的时候,可能是到达的时间不集中,各自适应能力不同等,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对团队的融入不够,没能及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心声来,共同做一些事的时候就不够简练,拖沓点的,效率就低了,效果也不如预期的好.还好经过几次沉闷的开会以后,大家都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提出了很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到快要出营的时候,团队的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前期就是每个人明确自己在团队中角色的过程.个人觉得十九个人从几乎不相识到一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冲突,到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靠,最后一起面对接下来的挑战的过程是一个团队形成所必须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中期出营的话,旅程还是挺辛苦的,也有很多未知的挑战,在赤港的那些天的话,大家都好疲惫的样子,相互间的交流好像有点少的,不过大家都有自己各自的收获和独特的记忆吧,额额额:在海边一起看蔚蓝的天空,彩色的云,相互依偎背靠背坐在海堤上,回来的路上一起唱歌,一起玩游戏,一起吃冰棒,一起吃芒果,一起去公宣,环教,入户,观鸟,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这些已经足够了,这是十九个人一起经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珍惜和想与人倾述的东西.理性的说,我们也是有产出的,比如一份经历初步实践的飞吧小黑皮环教教案,一份公宣总结,一份入户总结等等.那之后的日子的话,行程安排就轻松多了,主要就是相互融合的了,环境的宁静,时间的突然充足让思绪的变化放慢了,大家都开始回味和思考,渴望更多的相互了解和倾述,在这个时候很多东西就开始自然的整合了.我们在一起,且行且珍惜,相互珍惜是团队的特质.这期间的一些团队游戏的话,大多玩得挺成功的,至于齐眉棍的话最终没有完成,是有点遗憾的了,不过这种传说中的游戏就是这样的哈,大家自己有收获就好了,结果是其次的,具体的再分开写吧.嗯嗯,就先写这些了吧,唉,还是不想用太专业的话来说团队的问题,分别的时候大家相互拥抱,脑海中逝去日子的一幕幕不断的浮现,一声声珍重,一声声再见,一次次的不舍和哭泣,这些已经足够. 野百合
关于厦大2010观鸟营及团队的思考
既然是要思考,那就理性地分析吧!直接切入正题。
不足之处:从策划角度上分析:
1、活动目标之一推广教材,推动建立长期环教基地。只在赤港小学做了六天环教,学校的态度也只是对我们的义务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教材感兴趣,双方在切入点上就有所出入。
2、活动目标之二提高观鸟技术。营员中有部分是观鸟入门者,对于观鸟技术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讲解与培训,这难免存在差异,自由式观鸟收获不明显。
3、活动目标之三调查兴化湾当地鸟网情况。营期中从未涉及。甚至于连鸟网的书面性知识也没有,筹委方面未做出任何解释。
4、营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对于水鸟的观察,但各位的水鸟辨别技术有限,有许多属于未知状态。策划中所述关于水鸟习性等的培训、换鸟大赛、莆田观鸟会老师的答疑会皆没有落实。
5、
策划因为现实问题与实际活动有巨大出入,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摒弃以上所有关于策划的不足从实际角度分析:
1、活动目标之一是与莆院环协进行交流,并帮助其建立观鸟护鸟小组。但莆院代表七七本身在观鸟上就是零基础的,一个人的交流能够收获到的毕竟有限,对于成立鸟组也没有一个大方向上的确定,这在交流上就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2、入户调查和公宣的效果不佳,在反思活动并提出建议后没能再进一步进行实践确认。
3、在营期上半期行程安排不紧凑,即使有总体目标——通过环教试验推广修改教材。召集孩子时没注意到年龄层问题,以致从三岁到十三岁年龄跨度太大。环教是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上课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准备不充分。
4、营期中营员的自律性、自觉性不高。部分委员职责没有落到实处。例如,文委在组织团队游戏上准备不充分,教歌进程缓慢;摄委的拍照工作常有遗漏;纪委安委威慑力不足,以致大家长期处于闲散状态;镜委关于观鸟器材及部分零件的遗失,等等。
5、关于团队。由于宿舍安排及工作小组分类问题,以至于有个别小团体的出现。前期的团队游戏皆以分组或比赛得方式出现,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大融合。(ps:我建议团队游戏可以由领队依据不同时段来亲自组织,这样更具有阶段目的性。)
可取之处即优点:
1、小孩直接参与前期策划及踩点,有利于做事能力的锻炼及经验的总结,为下一次独立组织活动做准备。
2、开营前的分组,加强了本地营员与外地营员的联系,也使得在做事上各有专攻。
3、前期的各项培训有针对性,有系统性。
4、整个营期在开会过程中的时间安排紧凑,依既定时间办事,有条理。
5、部分委员职责有落到实处,各位**秘也能够积极参与投入。例如,医委,垃委,伙委,财委等。
6、营员都还蛮敢想敢说的。相处和谐而融合,没有太大争执等事情发生。
7、每天的感想交流及活动总结有利于及时发现错误;每日一星也有利于大家对于个人的了解更深入。
时间有限,个人愚见而已,有新的再补充吧。。。。。。 本帖最后由 雄鹰 于 2010-9-5 19:11 编辑
杯具
对于这次观鸟营,也留下了难忘记忆,记忆是美好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提高的。
1.
宿舍安排上,个人觉在本部和漳校的安排应该错开,这样能让我们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也可以避免小团体的出现。
2.
委员选取,尤其是文委的选择应该至少有一个本地营员,这样有利于教歌等方面的执行。
3.
营期中,时间的利用,活动的安排上都有些随意,比如伙委做饭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4.
大家相互的交流比较少,很多时候都说私聊,但又有多少人下来有过交流呢?
5.
策划中提到的鸟会老师的指导,观鸟大赛等没有实现。
6.
和莆田方面的联系只靠七七一个人是不够的,营期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不够,在以后建立环教基地和帮助莆田学院成立观鸟护鸟小组时要加强联系。
7.
个人觉得后期大多数时间在游玩有点浪费时间,而且都是分开游玩的,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大家都在一起交流的时间。
关于团队
我们十九个人在一起,我喜欢用臭臭的那句话“我们,我们,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团队是不一样的,我心中就是,我们,在一起,一起做事,就好。
在一起的着一个月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环教,一起公宣,我们走在赤港的那条公路上,我们走在弥陀的那条山路上,我们一起走在白城的沙滩上,有这些,足矣!
前期大家很累,可能是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及时表达出心中的想法,也出现了观鸟营中的第一次眼泪。这是我们感情的表达,然后大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我们也更加团结。或许,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真情流露。
后来,在协会交流,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们敢于表达出来,相互辩驳,也算是团队融洽的一种表现吧。
想到大家离开时相互拥抱的场面,想到离别的车站,这些,对于我们,已经足够了。
凤凰花开的路口,铭记下了我们,我们十九只等待飞翔的小黑皮!
我们,我们,我们! 回复 4# 雄鹰
杯具
自我评价
首先还是把报名表上内容拿出来看看
你为何要参加这次暑期营 我参加这次暑期观鸟营,首先是因为对观鸟有兴趣,希望通过观鸟营提高自己的观鸟技术;第二,由于自己在这一年中没有做过环教,对策划中的环教部分很感兴趣,希望在观鸟营中实现自己的第一次环教;第三,想通过观鸟营更深入的体会绿色营的氛围,切实的感受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第四,想借观鸟营与外地营员做一个交流,分享经验,共同促进;最后,想去看一看黑脸琵鹭的的栖息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参加观鸟营的目的基本也都是达到了,虽然对水鸟的观察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但也有所进步。环教的效果也不错,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效果也可以,体验了一下下环教的氛围。关于交流,仅仅是营期之中的交流时不够的,所以还需在之后和大家多多交流。不过,小黑皮的栖息地到底是什么样的还只能在脑海中想象。
在暑期营中你所期待的收获 1、最希望的是我们的环教基地能够建立起来,活动的目标的实现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最让人满足和激动的;2、和外协会的营员进行交流,把其他协会的优秀的经验引入绿野,并分享绿野的一些经验,做好团队之间的交流,共同为环保努力;3、锻炼自身能力,为以后积累经验,如环教经验、入户经验以及自然体验方面的经验等,并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去;4、结识一些爱自然朋友。爱自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我们为了同样的目的聚在一起,我们在一起,会很快乐。在这段110年难忘的记忆里,陪你走过的将会是在记忆中永远难忘的朋友;5、自己观鸟技术的提升。以后能带领更多的小孩爱上观鸟,爱上鸟,爱上自然;最后,用一句马霞阿姨的话:在这个旅程中,你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对于最后我们的环教基地是不是能建立起来,还要我们在后期和莆田学院继续努力,希望能早日建立起来。
关于交流,觉得每天的社团交流时间的交流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对目前绿野面临的问题和某些人做过交流,也获得了一些经验。
当然,最大的收获是有我们十九只在一起度过的日子。一段110年难忘的记忆,喜欢臭臭的那句话“我们,我们,我们!”,这段路,有你,有我,有我们!
漳校、本部、赤港、弥陀、东圳,哪里有我们,哪里就有我们110年难忘的记忆!
你期待为暑期营做出哪些贡献 1、依靠自己的努力,让观鸟营的目标尽可能都实现,成果越多,遗憾就越少;2、在委员方面,希望做一名文娱委员,通过文娱委员的身份加强营员之间的融合;3、做为一个营员,认真做事,尽心做友,尽力帮助队友。
关于第一点,就希望我们能继续努力啊,尽量少留遗憾。
委员方面,没能当上文娱委员,有一点遗憾,不够我的文秘当的还是挺尽职的,早操,教歌,带歌都做得不错,有时甚至抢夺了文委的工作呢。
最后,自己在营期中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有时容易情绪化,而且有时会很严重,所以有时候会不利于思考。
你们都不会忘却吧,无处不在的杯具,和你们,一群刚刚展翅的鸟宝宝,一起飞翔。 回复 5# 雄鹰
对2010年厦门观鸟营的整体思考
小宝
无论在营前、营期还是闭营之后,感性的东西太多,值得我们的永久记忆,但是值得我们记忆的不只是那些欢笑、那些感动、那些忧伤,我们还是应该静下心来理性的思考分析一下关于我们观鸟营,关于我们的团队,关于我们的19只。
关于观鸟营我想到了各委员的职责所在以及实际中各委员职责的践行程度。在整个营期由于纪委纪律执行的不严肃性而导致的纪律懒散,进而工作开展不高效、有序化,例如早晨观鸟集合时间的推迟或集体迟到导致行程的一些改变,会议中的随意走动、困顿导致对会议内容不明确、交流的局限性等。学委主要职责是记录会议记录、经典语录以及一些交流内容,然而我们都只是在做一些分内的事,没有对自己的工作思考过怎样才能够高效完美,四个学委之间的交流也少之甚少,这样必定会导致一些珍贵资料的缺失。文委的主要职责是带动团队氛围、给大家教授歌曲舞蹈等文艺、带大家做早操、做游戏,这些内容我们都有做,可还是文委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导致歌舞游戏早操准备的仓促不充分,行进中带歌不积极也不统一。……总的来说各委员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各委员都有做到本职工作,但在主观程度上缺乏对本职工作的思考和用心。
从前有人问过“什么是团队?”、“怎么样的才算团队?”,当时很懵懂,模模糊糊的概念,也曾经看到过“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在一个团队里需要有实干家、协调员、推进者、智多星、外交家、监督员、凝聚者、完美主义者。主观的分析得出我们的团队角色貌似都具备了但貌似又都不突出,所以总的来说在很多地方我们的角色都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团队意识不够强,团队奉献的激情不够。在弥陀寺野百合曾经问过“大家什么是团队”时对最初的懵懂也没了感觉,只是一直纠结在“团队”、“团体”、“集体”三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圈里不能自拔,也在心里一直询问自己我们这19只是属于一个“团队”还是一个“团体”,还是只是一个“集体”?答案是我们19只是一个团队,一个不完美的团队,我们有纪律、有自我文化、有轻松的氛围、有共同的信念、自由民主、有一定的执行力、彼此信任,但我们都只是“有”,没有深入的挖掘一些东西出来。
不过我们的闪光点也是不容磨灭的。我们的环教《飞吧,小黑皮》的推广,我们的环教小短剧,我们的小规模公宣,我们的成功入户,我们的趣味观鸟。在整个营期我们19只都始终在一起,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一起完成工作任务,一起相扶相持,一起承担所有。我们有我们的沙漠迷彩大炮,我们有我们的“幸福观”,我们有我们的“清淡”,我们有我们的得瑟,我们有我们的WS,我们有我们的“虎卧撑”,我们有我们的观鸟营。
因为是思考,好的地方说的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只是还是想突出一些问题。因为不完美才想要铭记,因为不全面才想要改善,因为思考才会永远。
我们共同的110年。 回复 6# 雄鹰
对2010年厦门观鸟营的整体感想
小宝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可我还是想你》的故事,应该很多人都听过但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来表达我此刻的心境。
1.大兔子和小兔子一起吃饭。
小兔子捧着饭碗,对大兔子说:“想你。”
“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大兔子说。“可我还是想你。”
小兔子咋吧咋吧嘴,“我每吃一口饭都要想你一遍,所以我的饭又香又甜,哪怕是我最不喜欢吃的卷心菜。”
大兔子不说话,只是低着头继续吃饭。
PS:在观鸟营的饭是最让我们怀念的了,贤惠的猫可以把米饭、粥煮的很好吃,冬哥“清淡”的紫菜冬瓜汤深有感触,还有众多伙委伙秘们的菜品。我们的伙委、伙秘们都在为民生努力的辛苦着,感谢伙委,感谢伙秘,感谢伙秘秘!表示在学校里的每次吃饭时都要怀念营期的饭菜,每次吃饭前都想到《感恩歌》,每次都会想到广化寺的那次斋饭和神圣的饭前诵经祷告、想到弥陀寺的酸菜…..其实想说回来到学校喜欢上了吃素的日子,喜欢上了南瓜、冬瓜、苦瓜,喜欢上了空心菜、大白菜,喜欢上了有我们“左手风向”的饭桌……还有各位偷吃的童鞋们我都记得呢,嘿嘿~~
想,有我们19只在一起围圈吃饭的每一餐。
2.大兔子和小兔子一起散步。
小兔子一蹦一跳,对大兔子说:“想你。”
“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大兔子说。“可我还是想你。”
小兔子踮起脚尖,“我每走一步路都要想你一遍,所以,再长的路走起来都轻轻松松,哪怕路上满是泥泞。”
大兔子不说话,只是慢悠悠地继续走路。
PS:大家都会讲观鸟营会很累的,要走很多的路,当时觉得是真的,担心自己不能坚持下来。从7月27日下午从漳州校区出发去厦大本部开始我们就一直走在路上了。雨后漳州公交上欢畅的歌声、夜晚折射在慢行轮渡里的灯红酒绿、8月1日厦门公交上的满心期待、开往涵江动车上的酣睡、艳阳下赤港大道上的挥汗如雨、颠簸在去莆田公交上的恋恋不舍、行走在弥陀寺的漫长艰辛道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广化寺之行、东圳水库枇杷龙眼芭蕉的一路相随、回莆田体验大包的一路相伴、返程动车上依旧的不省人事、离开时车站的依依不舍……还有白城木栈道上的赤脚徐行、入植物园未遂的不凡拉练、白城沙滩上的真心相拥温馨相送、车站老人温暖的献舞饯行、海边五彩云朵映照下堤坝清风、独木桥上手牵手的温馨画面、凤凰山溪水淙淙间的欢乐歌声、静寂水库上的忧伤快乐流星雨……还有鼓浪屿、钟山路、白城沙滩、“一国两制”、车站······那里这里都印记我们19只的小小足迹,都印记着我们19只的快乐忧伤,都印记着我们19只110年难忘回忆。
一路走来,习惯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习惯了有你们陪伴的日子,习惯了19这个数字。
想起了我们在赤港出发时连那个同心圆时臭臭有力的“我们,我们······”
一路的想念,一路的回忆。
3.大兔子和小兔子坐在一起看月亮。
小兔子托着下巴,对大兔子说:“想你。”
“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大兔子说。
“可我还是想你。”小兔子歪着脑袋,“我每看一眼月亮都要想你一遍,所以,月亮看上去那么美,哪怕乌云遮挡了它的光芒。”
大兔子不说话,只是抬起头继续看月亮。
PS:记得在弥陀寺的日子,每天晚上都会坐在墙头吹风、看星星、想念,有时候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是那么呆呆的坐着,心静如水。
大家都曾表示过弥陀寺很适合思考,我也这么觉得,而我觉得那里更适合整理心绪、整理回忆。夜很静,风很轻,将所有的苦恼、所有的情结都说出来,说给自己,说给能懂的人,说给山谷的风,说给闪亮的星,说给昏黄的月,说给曾经的日子。
东圳水库的月很圆很亮,我们躺在水坝上静静的看着月亮,兴奋的数着流星,虔诚的许下心愿,简单快乐着。
赤港的夜晚很安静,我们盘腿坐在地上,用心诉说着,静静倾听着,随意玩耍着,默默忧伤着,暗暗鼓舞着……窗外的月正圆。
怀念月下的我们19只,分享、交流、一同成长,一同相扶,一同长大。
4.大兔子和小兔子该睡觉了。
小兔子盖好被子,对大兔子说“想你。”
“我不就在你身边吗?”大兔子说。
“可我还是想你。”小兔子闭上眼睛,“我每做一个梦都要想你一遍,所以,每个梦都那么温暖,哪怕梦里出现妖怪我都不会害怕。”
大兔子不说话,躺在床上。
PS:表示一路的所有风景、所有笑容、所有细节、所有感动都深刻的印记在了记忆深处,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梦见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相信带着我们共同的美好我的梦会是甜美的。
带着我们的梦一起飞翔。
小兔子睡着了,大兔子轻轻吻小兔子的额头。“每天每分每秒,我都在想你,悄悄的想……”
观鸟营,厦门观鸟营,第六届厦门观鸟营,无论怎样,团结的我们,感性的我们,有梦的我们……
有你们的回忆在我身边,我会每天每分每秒悄悄的想……aa 本帖最后由 雄鹰 于 2010-9-5 19:27 编辑
回复 7# 雄鹰
叶叶
下载 (9.91 KB)
6 天前 20:47
现在来看当初填写的报名表,其实有点幼稚,很多事情是经历过营期之后才能体会的。刚开始其实不想参加任何暑期营,后来在老人的感染下,想要为绿野做一些事,提升自己领悟自然的能力。在决定参加之后选择了观鸟营,是因为对观鸟感兴趣,但是自己以前很少观鸟,观鸟能力很差。希望通过参加观鸟营提升观鸟技巧,了解一些鸟类知识。在观鸟营中,尝试着去接受很多,但是自己做的并不够。因为观鸟起点低,观鸟的时候常常一头雾水,遇到很多困难。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前期培训的时候没有积极找老人练习观鸟,对此真诚地忏悔。通过十几天的营期,自己的观鸟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远远不够。
下载 (8.76 KB)
6 天前 20:48
对于我能为观鸟营做什么,当初的理解太过于宏观,把自己放到一个大世界的环保立场。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一些身边很小很小的事。这届观鸟营由19个营员组成,每一个人知识小我,而整个营是大我。在营期内我尽力去做好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事情,但是很多地方做的不够。比如前期在做对绿色营的介绍时,由于疏忽没有掌握好时间,只凭自己的记忆粗略介绍了一下,造成了大家的不便,真的很抱歉。从那以后自己也思考了很多。后来对入户的负责总结和学位、文委的工作,比以前多了一些注意的地方,认真担任了自己该做的工作。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工作上的纰漏,但是我们都在认真发现并改正。
下载 (7.72 KB)
6 天前 20:48
我通过这么10多天的营期,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想。对环保做了一些利索能及的小事,提升了自己的观鸟能力,还有就是对自然的感悟力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如果从感性方面来说的话,不得不提的就是认识了这样一群可爱的鸟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喜欢自然,喜欢观鸟,怀着绿色的梦想,想要努力突破自己做一些事情。
期待的收获.png (7.72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20:45
贡献.png (8.76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20:45
期待的收获.png (7.72 KB)
下载次数:0
6 天前 20:45 回复 8# 雄鹰
叶叶
下载 (9.91 KB)
6 天前 20:47
现在来看当初填写的报名表,其实有点幼稚,很多事情是经历过营期之后才能体会的。刚开始其实不想参加任何暑期营,后来在老人的感染下,想要为绿野做一些事,提升自己领悟自然的能力。在决定参加之后选择了观鸟营,是因为对观鸟感兴趣,但是自己以前很少观鸟,观鸟能力很差。希望通过参加观鸟营提升观鸟技巧,了解一些鸟类知识。在观鸟营中,尝试着去接受很多,但是自己做的并不够。因为观鸟起点低,观鸟的时候常常一头雾水,遇到很多困难。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前期培训的时候没有积极找老人练习观鸟,对此真诚地忏悔。通过十几天的营期,自己的观鸟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远远不够。
对于我能为观鸟营做什么,当初的理解太过于宏观,把自己放到一个大世界的环保立场。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一些身边很小很小的事。这届观鸟营由19个营员组成,每一个人知识小我,而整个营是大我。在营期内我尽力去做好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事情,但是很多地方做的不够。比如前期在做对绿色营的介绍时,由于疏忽没有掌握好时间,只凭自己的记忆粗略介绍了一下,造成了大家的不便,真的很抱歉。从那以后自己也思考了很多。后来对入户的负责总结和学位、文委的工作,比以前多了一些注意的地方,认真担任了自己该做的工作。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工作上的纰漏,但是我们都在认真发现并改正。
我通过这么10多天的营期,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想。对环保做了一些利索能及的小事,提升了自己的观鸟能力,还有就是对自然的感悟力和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如果从感性方面来说的话,不得不提的就是认识了这样一群可爱的鸟人,他们和我们一样,喜欢自然,喜欢观鸟,怀着绿色的梦想,想要努力突破自己做一些事情。 额。。好长。。有事回来继续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