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对的,但是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享受安静也许就是贴近自然的第一步吧~这是一个上海来的小孩跟我们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嗯,安静和自然没有太大的联系。
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特别是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的人,很可能会成为工业的食粮,有的语言也是和工业交流的语言,怎么和自然去交流似乎成了他们的一门外语,而且不简单。
把他们“流放”到农村去享受自然吧。
没有必要在农村的
细心 不缺少环境
我同意左手的观点,但是,城市小孩相对的理解力的确要差一点,他们会先感受到身体的疲劳,这要引导者去引导转变
很遗憾我发的论坛链接你们都没看
我是冰川
当你站在高峰时,你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这种释然是你回归到自然深处的永久记忆······
学英语的时候,把你放到美国去呆一年估计要比你学六年还成功,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
你学六年也可以,但是,我可以用剩下的五年去大展鸿图了。
你花三年去感受自然,三年里,我已经在环保路上走很久了。
多几个这样的你我他,改变多少。
嗯,所以个人说要带自然体验,和成员有关系,也和组织者有关系。我不知道出去之后我是不是个好的成员,也不知道是不是个好的组织者,但我可以说,我可以说一些话给予某些启发。
嗯,好吧,我错了,可能关注的问题有点变吧,暂时有点忽略了,接受。
嗯,很浪漫的自然记忆。
绿色营的时候,带他们出去走河道,每个人脚上都被芦苇割伤了,这个是不是也可以算自然的记忆?
如果自然的美好能够给予你美好的想像,那么如果自然给你残酷,你是否能依然能够坚持你在自然中的位置,并且依然对自然做着你美好想像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