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偷的不是菜是田园生活
中国环境报一度风靡整个互联网的“农场”游戏,让钢筋水泥笼罩下的人们找到了精神慰藉。虽然城市生活喧嚣繁华、灯红酒绿,但是大家的孤独感,却越发地被抽离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膜比起防弹玻璃的厚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农场”游戏的适时而生,正好让大家这颗孤独的心找到了一个停靠的港湾。
此类“农场”游戏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农场被分割为十几块,刚开始只能种一些便宜的蔬菜,比如萝卜、白菜等,但是当你达到一定级别,便可以种植一些名贵的农作物,比如人参、灵芝等。你只需不停地点击鼠标便完成了翻地、播种、浇水、除草、杀虫等工作,然后等待、护理,直到农作物成熟,最后收获归仓。其中你就要留意了,要提防一些“不怀好意”的“偷菜者”,如果你忘记了收获,那些“偷菜者”就会趁你不在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前来偷你辛勤得来的果实,让你防不胜防;不过游戏在最初的开发设计上规定,“偷菜者”是不能无限制地偷下去的,游戏会给你留一点果实,使你加倍看护好自己的农场,此时你可以养一只忠于职守的狗在农场里站岗巡逻,使“偷菜者”望而却步。
很多工薪族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看看自己的农场果实成熟没有,看看有没有被“偷菜者”光顾,或者趁别人不在的时候也去光顾他们的农场,偷点果实回来占为己有。此类游戏多少反映出人们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的美好向往。据悉,此类游戏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以至于很多人为此患上神经衰弱、强迫症,但是大家的热情依然是乐此不疲,有的大半夜还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来“种菜”或“偷菜”。住在城市森林里的人们寻觅到一方虚拟的田园生活,不知是欣喜,还是叹息。正如今年红遍网络的流行语:“哥种(偷)的不是菜,是寂寞”。
在旧社会,在物质匮乏和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人们学会分享,学会包容,互相帮助耕种收割庄稼,学会共享一口井,共享一瓢饮,我帮你打场,你帮我犁地,生活虽然穷苦,但是大家的心却是暖洋洋的。而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科技日益发达的时候,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和田地,但是人们之间开始猜疑、不信任。曾经温暖、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已经不复存在。
如今那些在网上的“种菜者”或“偷菜者”,他们不能控制房价和菜价,但是他们能控制自己虚拟的农场里面要种什么,如何买卖,根本不用去担心那些令人窒息、令人惶恐的现实社会。
互联网的发明和网络游戏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比如有的人离开网络一天都会自觉浑身不舒服。如果,当你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上司对你百般刁难,而你却能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这位上司的农场,相信你一定会时时刻刻地盯着他(她)家的农场,狠狠地偷上一笔,那么你还会拒绝成为一个孤独的菜农吗?(作者:韦其江)
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自然体验却渴望在网络世界中感受 为啥就不能好好的保护自己的家园,让自己能在现实生活中享受那种生活呢 城市化带来的后果,然后也跟中国现在追求的发展模式和人们普遍的追求相关。 在窗台\阳台也可以拥有一点绿啊!
摆上几个盆,洒上几棵种子,
这也是一种生活啊 城市绿化不会呗破坏的也少唉 还是人的文明程度问题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