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废手机回收亟需监管机制
河南:废手机回收亟需监管机制时间:2010-10-22 9:04:44
核心提示:据业内人士透露,回收手机的利润非常丰厚,由于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约束,使手机回收业务成为“灰色地带”。
废手机回收翻新利润丰厚
手机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手机回收业务日益红火起来。据业内人士透露,回收手机的利润非常丰厚,由于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约束,使手机回收业务成为“灰色地带”。
21日上午,记者在周王城广场附近看到,人行道上三三两两站着一些人,这些人身前摆着“回收手机”的牌子,只要有拿着手机的行人经过,他们便会上前询问是否卖手机。
一名在此处从事手机回收业务的男子告诉记者,生意好时他一天能收10部左右旧手机,没修过的手机回收价300元左右,转手卖给专门翻新手机的人能赚二三百元,维修过的手机最多卖200元,转手后能赚100元左右,一天下来,收入七八百元没问题,“我赚的还不算多,翻新手机的人赚的更多”。
这名男子说,一部八成新的手机经过翻新后,会以低于新机市价500元至70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将手机的零件拆下来当作配件单卖,利润会更高。例如,拆下来的旧液晶显示屏价值60元至70元,卖给需要更换手机液晶屏的客户,能卖到三四百元。
手机从哪儿来概不过问
在唐宫路附近一处手机交易市场内,记者拿着自己的手机询问商家是否回收,一名回收商看了之后说,这种机型已经停产,而且外壳磨损严重,最多给200元。当记者问是否需要提供购机发票时,回收商说:“有没有发票无所谓,它对我没啥用。”
记者询问另一家摊主,摊主说,他回收手机主要看手机的新旧程度,是否维修过,有没有购机发票“无所谓”。
有需求但缺乏监管机制
河南大进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亮表示,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手机回收业务确实给市民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目前没有专门规范二手手机市场的法规出台,存在的隐患也很多。例如,手机回收者不问手机来源、不看购机凭证的做法,给盗窃手机者销赃提供了机会,而由于取证难,公安机关也很难界定买卖的手机是否为赃物。
谢律师表示,手机被回收者翻新后再当作新机卖给消费者,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新手机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也造成冲击。手机回收者在拆解过程中,将废弃的主板、电池等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手机回收业务需要经营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其健康发展。(洛阳网)
新闻链接:http://www.zz91.com/cn/trade89442.html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ECAN编辑
电子废物民间行动网络(E-waste Civil Action Network,简称ECAN),是由一群关心电子废物的青年人于2010年3月27日在北京发起的,旨在搭建信息资源平台、开展电子废物研究倡导。
ECAN定期制作《电子废物环境信息摘要》,力求为您呈现最有价值的电子废物相关环境信息,每旬定期通过邮件奉上。如果您希望订阅此摘要,请发送Email“订阅摘要”至ewaste.action@gmail.com。 似乎各地的手机回收都是很多的
之前常路过这类的摊档还想着
他们一天也没啥生意
怎么经营下去的
谁知.....
他们赚的比谁都多 你是第一个说回收没什么问题的,不知道你可有心去做这类的活动啊! 呵呵,我想买二手机,不知道行情怎么样,不过拿旧的去给别人修理的时候换,岂不是坑人? 我可没说回收没问题啊
只是从利益上来说话而已
难道你看到他们回收
你真的能够阻止???
这个世界上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就算是伤天害理的事情
一旦没有了那个良心
有钱赚就会奋不顾身
你能怎样???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可以不回收给他们,有正规厂家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