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与芽分析报告
1.国内各个办公室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各个办公室运营、筹款、项目运作基本都是独立的,联系通常只是事务性的一些交流,以及资料、信息的分享。
2.职员的培训和发展:
A.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
B.内部学习机制(每月两次左右),包括专题问题讨论、讲座、分享等
C.对外寻求培训
3.对志愿者的培训:
主要通过项目进行培训,让志愿者在项目中学习
4.关于根与芽小组
A.根与芽提供平台、信息、经费给小组,也有一些已有项目让小组参与进来
B.小组目前基本处于“散养”状态
C.小组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而且比大学的小组更活跃
D.小组既是根与芽的服务对象,又是志愿者团队
E. 目前小学的小组主要是在公立小学里,对申请建立小组的学校要经过一些审核(如加入前的情况,加入后的计划,指导老师的情况等)
5.志愿者管理上的困难:志愿者没拿根与芽的钱,双方也不是上下级关系,加之志愿者的优越感,给管理带来一些困难。一些志愿者的热情不持久也是一个问题。
6.根与芽的三个主题(社区、动物、环境)有无主次之分:没有,三个主题最终都是落到人道主义、环境保护这个点上来。
7.成都办公室的人员设置:
A.对外联络,总体管理
B.项目总监(负责策划和实施)
C.项目协调员
D.具体负责环教和与学校的联系
E.出纳、行政
8.赞助:
没有长期持续的赞助,而且赞助主要是根据项目来的。 可以多讲讲根与芽的项目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