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兑现“绿色承诺” 赛场内外处处现“绿色”
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东道主广州以前所未有的“绿色一分钟”城市行动,向全亚洲、全世界人们捎去美好的祝愿,祈祷人类生命之树长青。一条曾经严重污染的珠江,一块酸雨曾经密集的天空,亚运会来到之际,蓝天碧水重返花城,广州亚运兑现“绿色承诺”。蓝天碧水重返花城
亚运前夕,广州一座耗资10亿元建成的热电厂轰鸣的锅炉彻底冷却了下来,整座发电机组停止运作。
从2004年广州取得亚运会主办权开始,广州陆续关、停、搬147家大型工业企业;仅深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这一项,全市就有6000多家企业牵涉其中……随着“壮士断腕”行动的深入,广州约削减排放二氧化硫8500吨、氮氧化物7000吨,广州的天空开始绽出久违的蔚蓝。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举行地点海心沙,为珠江中小岛。为保障“绿色亚运”的实施,广州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治水运动,亚运前期,广州581项治水工程基本完工,121条河涌实施整治,珠江水系水质全面改善,而治水的投入则是惊人的486亿元,工程施工期间“每天投入一个亿”,为了这蓝天。
赛场内外处处现“绿色”
走进亚运城,浓浓的绿意扑面而来。
有人说,亚运城就是当前广州“绿色概念”集大成者。亚运城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集中实施了综合管沟、真空垃圾收集系统等项目,运用了建筑节能、数字化社区及智能家居等多项新技术,它们凸显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建设理念,践行了“环保亚运”和“绿色亚运”的承诺。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最值得称道的是其节能环保的“样板馆”:通透的玻璃结构,实现了自然采光,还隔音隔热;顶部的弧形设计不仅美观,还便于雨水的收集,循环使用,馆内电梯低碳节能……
这些场馆折射出的绿色理念,让“绿色亚运”得到了最大化地诠释。
“绿色”理念融入都市生活
家住番禺洛溪新城的汪鹏如今大多时间都不开车上班了,广州新开通的地铁二号线就在家门口经过,他用地铁来取代私家车。
亚运前夕,广州市有6条地铁线相继通车,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已经初步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了38个(近八成)亚运会比赛场馆,并且通达机场、火车站和高速铁路。地铁线的全面贯通,加上“快速公交系统”(BRT)及覆盖珠三角的“绿岛”网,开启了广州老百姓“绿色出行”的序幕。
“广州变了!和前几年相比,完全不认识了。”广州市民由衷地说。
亚运是广州全面治污、彻底改善环境状况的一个契机。这不仅改变了广州的市容市貌,更促使广州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广州人现在真切地感受到这蓝天碧水、这“绿色”是怎样的来之不易。现在,“绿色”正悄悄成为广州这个老城的新习惯。街头鲜花绿草遍布花城,环保布袋取代了塑料袋……“绿色”理念融入广州都市生活的点点滴滴。 新闻来源:人民网 我记得我有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