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叔的“新鲜事”产生的若干联想
刚才偶然从二叔的“新鲜事”里看到了这样一条感慨:“新京报今日载《长江数万渔民生存艰辛:水中无鱼上岸无地》…长江有3个月禁渔期,给渔民收入带来很大影响。监利等地出台了禁渔期“低保措施”,每人每月约100元。…所以梁从诫先生说:“对那些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的人们谈环保,我有一种犯罪感。”…环保与发展之困…”
或许,环境问题更多是由所谓的“富人”们的行为造成的,引发的后果却要由所有人来承担,而受损害最严重的,也许恰恰是那些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的人们。
应该怎样对待对那些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的人们?
忽然想起宿舍卧谈会时的一句笑谈:改革开放邓小平说了,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面还有一句他没说,那就是把另一部分人消灭掉,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富起来了中国哪里养活得起那么多富人呢?
中国的人口问题几乎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中国人口确实太多啦,可是永远不会有人担心出了太多的柳传志太多的俞敏洪太多的张瑞敏。被认为是多余的人,只能是那些因为退耕还林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旧城改造中失去家园无处容身的城市平民,以及只为混口饭吃被城管追着打着的小商小贩。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谁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是对某些群体来说,富足的生活永远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留个影吧! 好深奥! 这就是为什么我大声疾呼“多看看环境资讯”的原因。
整天愁社团能做什么,因为自我封闭,根本不看有什么真正的环境问题存在
湿地使者几千人,画画绿地图固然很好,去遛一圈,当当政府的座上宾,听听政绩,再去村子里走马观花,有几个人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发现了问题,又有几个人真心去寻找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写报告之外,又有几个人能进一步身体力行?
我想比例是 5000 --->100--->10--->0~1
杯具啊 其实真正对环保一直坚持的人并不缺乏穷人,只要意识到了,自然而然也就会改变了,富人与穷人,都是中国人,并不应该将其区分,应该共融,只是这共融难度有点大而已,但却不是没可能……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共融是共融了,但方式是把富人都搞穷,让大家同步贫穷,谁也不比谁好哪去,而且还让大家感觉,这样的生活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生活…… 有必要前人的政治决策拿出来说事吗??严重的不成熟。 (*^__^*) 嘻嘻……
是有点儿不成熟哈…… 呵呵,也对…………可是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幸福感比现在的,高很多…… 引用第3楼寄火于2010-11-27 22:41发表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大声疾呼“多看看环境资讯”的原因。
整天愁社团能做什么,因为自我封闭,根本不看有什么真正的环境问题存在
湿地使者几千人,画画绿地图固然很好,去遛一圈,当当政府的座上宾,听听政绩,再去村子里走马观花,有几个人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发现了问题,又有几个人真心去寻找可操作的解决方法?写报告之外,又有几个人能进一步身体力行?
我想比例是 5000 --->100--->10--->0~1
杯具啊 images/back.gif
这话说得在理,我也纳闷着呢?为什么大家都感觉大学生做环保恰似旅游团,是有点可笑了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