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环保快报】的内在逻辑(献给海玲和羊姐)
之前的两个周羊姐和海玲问杂志编写的问题
我觉得我的想法比较有感觉够创意
所以我告诉她们,等我发帖解释一下【无名氏环保快报】的内容与形式
中的内在力量。
以比较成熟的【无名氏环保快报0004期】来说明。
现在正文开始。
【无名氏环保快报】的内在逻辑 大纲:
一,从【无名氏环保快报】的口号谈起
二,【无名氏环保快报】用什么满足高校环保社团的需求?
三,【无名氏环保快报】用什么满足高校环保志愿者的需求?
四,特别探讨:【环保源传播】栏目的意义
五,特别探讨:互动的资讯推送模式
正文:
一,【无名氏环保快报】的口号: 这是一件为高校环保志愿者服务的、主观有爱客观丰富的传声筒
内在逻辑:
1,服务对象:
直接服务对象:高校环保社团和高校环保志愿者。
间接服务对象:各种地区青年环境NGO,各种环保基金会
2,服务形式:
主观有爱、客观丰富的资讯。
主观有爱有三方面含义,
一方面体贴地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方面为,一条信息一句话评论(能够激发读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有感体验的),
三方面为,专门设置一个部分,内容为激发环保、公益热情而设。
客观丰富,指内容全面且有代表性和时效性,包括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直接所需的所有资讯(我希望这里是所有青年环保刊物中信息量最大的,同时考虑到用户体验,还要以一种比较简约的形式呈现)
3,服务周期:目前不定期。
因为只有一个人做,这个人又很懒,所以为不定期。
我想,是定期的更好吧。
按照上旬中旬下旬,一个月有三期,应该是有足够内容可以填充进去的。
如果有三个跟我差不多的人帮我,我就做成月旬刊。
否则就一个月来一次liao(三)。
二,【无名氏环保快报】用什么满足高校环保社团的需求?
1,高校环保社团的外部环境中的直接机遇(有别于间接机遇或称长远机遇):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环保项目可以做,也有太多的环保社团不知道做什么项目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财主等着掏钱,也有太多的环保社团在哭穷。
现在一方愿意掏钱,一方愿意收钱,缺的就是一个更加便捷直接的桥梁(之前的桥梁是有,但是还是略显曲折,没有穷尽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手段),我就在做一个最直接的桥梁。
【做事。找财主】栏目因此而设。
本栏目共有三类内容:
1,在本刊物一个周期内,高校环保社团可以申报的项目
2,在本刊物一个周期内,高校环保社团的自有项目可以申请到资金支持
3,怎样能够获得资助,怎样能够申请到项目活动。
例:
【怎样"会来事"】济溪老人,现在CMCN专职的li+:环保社团拉赞助索引
【2010年12月5日截止】Google益暖中华,公益伙伴可以准备发力了
2,高校环保社团的内部威胁:
组织与社团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愿景使命规划与战略管理(组织想要世界变成什么,组织本身想要成为什么)、
业务定位与目标管理(组织想要做什么)、
部门架构、权责体系、项目流程管理、制度建设、团队文化、激励监督、人力资源与学习传承(组织怎么去做)
【社团保健中心】栏目因此而设。
本栏目内容方面。目前设置有两类(将来没准细分):
一类是【连载】就是某些NB的而且关心社团发展的人物一直在写的东西(希望以后能够建立一个特约制度,特约撰稿人是一个系列一种系统)
二类是【专栏】针对社团建设中的某一具体问题,抛出案例或感悟,作为社团管理者的优秀标杆或有益参考。
例:
【连载】绿石小白,七年一剑,我与社团共成长系列
【专栏】济溪清泉匆忙走路的人:社团如何能留住人?
三,【无名氏环保快报】用什么满足高校环保志愿者的需求?
1,高校环保志愿者的需求分析
人的需求其实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事情。
针对高校环保志愿者,我提出有三个方面的目前需求(这个划分并不周全,比如还有个人成就、人脉关系等,但这些是个人的事情,用这个环保快报很难去满足需求):
1,知识
2,情感
3,能力
和两个方面的长远需求:
1,个人职业向环保NGO方向发展的能力储备的需求
2,毕业以后继续对环保持续关注、支持和行动的建立内部动机的需求
2,回应高校环保志愿者需求的栏目设置分析
【圈子里的事】主要回应的是情感和知识的需求。目前有【怒其不争】、【生命礼赞】和【八卦一下】,喜怒玩乐都包括了。
【NGO喊你成长】主要回应的是能力方面。因为人的能力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所以本栏目设置了【培训】、【兼职】和【实习】三个方面的内容。
另:要不要设置一些新的栏目,来补充回应高校环保志愿者的需求?我想是可以有的。
【绿色影评】怎么样?【环保生活ABC】怎么样?
只是一个人,懒得做这么多了。
四,特别探讨【环保源传播】栏目的意义
请先了解一些前提:
1,数落数落中国有哪些线上线下的环保类资讯杂志。
全国性的有:济溪《绿讯》,《青年环境评论》,南周绿版,腾讯《绿问》、CYCAN《气候变化青年快报》、ECAN的《电子废物环境信息摘要》等等。
非全国性的:《广西绿盟简报》、《晋青通讯》、以及其他地区做地区简报的青年环保NGO,以及全国优秀高校环保社团的项目成果报告之类的。
2,“元”的概念
我比较懒,请看这个帖子(题目要长长长长),的第二楼(只看第二楼就够了,请把第二楼的每句话琢磨琢磨,然后看下面)。
经过心理学前沿的研究发现,“元认知(认知的认知)”是影响人IQ的最重要因素。
数学上的最近一次数学危机,也称第三次数学危机,我猜就是罗素在思考“元逻辑(逻辑的逻辑,这个是我命名的)”的时候提出来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撼动了数学的基础(不懂的话百度查一下),其实到今天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元”的思维模式,就是接近本质的思维模式,就是对事物本质最基础的最直接的思考。
而针对最基础内容的思考,永远是成效最长远的效果最好的。
猜到这个栏目划分的意义了吧!
【环保源传播】栏目想做的是,中国青年环保的“元资讯”,就是资讯的资讯,
就是这个效果、这个高度和这个意义。
做法就是:
搜集整理所有的线上环保杂志,推送其中的最核心的一个主题(用一句话评论的形式)。
直接意义就是:
青年环保志愿者,一次性地便捷地从这里了解,所有线上环保杂志最精华的那个部分。
把所有杂志的最精华部分都列在一起,进行推送。
五,特别探讨:以一句话链接为外,以论坛为内容的资讯的模式(又称资讯的互动模式)。
首先声明,我不是给济溪刷人气点击量,而是在试水,一种比较新的资讯模式——互动资讯模式。
当你打开【无名氏环保快报】的一个链接的时候,你就看到一个济溪的论坛页面。
当你看到这个页面以后(如果你是济溪会员的话),你就可以随时分享你的评论,跟帖发表你看完帖子以后的感受、感想。
这个,比较PDF格式发送定死的环保资讯,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更加互动的环保资讯推送方式,这是一种不断生长永远生长的资讯,而不是固定的无法反馈的资讯。
这是很微妙的一种资讯形式:
第一步,所有资讯转化成济溪的论坛资讯
第二步,将资讯推送出去
第三步,资讯得到论坛会员的互动
第四步,资讯得到生长,信息量变得更多。
目前,济溪的绿讯还是以PDF的形式进行推送,甚至例如ECAN的《电子废物环境信息摘要》,也仅仅是将信息源网站推送,而不是转化成可以互动的放在济溪论坛的资讯。
所以,【无名氏环保快报】的推送形式,与同类型的环保资讯相比,是比较超前的。
(感谢济溪!THANK YOU,GSEAN!) 平心而论,沉浮的环保快报是比现在志愿者做的《绿讯》中看。
個人的性格決定的,喜感要多一些,但是太隨意的註定不能代表一個組織 兩分是能加的最高水平 会努力的···恳切获得建议···· 要写出来,确实不容易,先夸夸你吧!虽然我不喜欢看东西,尤其是这种长篇大论的,可是还是浏览完了,你小子很有才,语言表达也很好!思维也很好!
一个人要做出这份东西确实很难得,会很累很累,可惜你缺人帮忙做,也缺人帮忙宣传,做得再好有什么用,没人看!当摆设不成,要不你就和别人合伙做吧,不是有做这些差不多的吗?要不就搞好宣传!真的是!怎么说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辛勤劳动啊!要记得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啊!应该要达到的效果还是要达到才行,不然做了也没意义不是?不要老是浪费自己的才,搞得跟自己是李白似的,只知道在那里作诗自娱!
我貌似是想问你那个怎么在网址上面添字,没想问你你做这个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我有没有理解错误啊,反正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其实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而已。而且你们的理念和沉浮的也不尽相同。沉浮是把一段时间内论坛里的精华整理了出来,覆盖面挺广的,比较贴近群众,而且语言风趣幽默,当然你们的也很不错啊,特别是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的也比较深入……也许是角度不同吧,只是个人感觉沉浮的更实用些。 支持一个,学习学习 关键是我自己也这样觉得···呼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