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赖云前辈
第一次完整的,认真的看完了一期大讲堂的讲课记录。已经晚上12点40了,但我还是想些一点东西。前段时间有一次沸羊羊邀请我去听大讲堂的课,但那天真的很忙,没有去,后来就没有注意了。我现在是非常的后悔。以前也从济溪收集了一两篇大讲堂的讲课内容,但都没有用心的看过,也许当时的心态是先收着,下来再看吧,呵呵,下来就忘了。
这次看了讲课的内容真的很感动,赖芸前辈分享的东西让我感动;讲堂的各位工作人员也辛苦啦!谢谢你们!
首先,我很羡慕大家特别是赖芸前辈有那么丰富的经历。我很想参加绿色营,去年我也报名了,但可能个人能力还没有达到参加绿色营的要求而没被选上,但我在继续努力。我个人推崇亲身体验,亲身体验了才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到处走走,看大千世界,看世界百态。然后心灵与环境产生的共鸣,这样,才是真真正正的加入到环保这个行列中来,而且终生受用。听别人说哪里哪里污染好严重好严重,再严重也不会有深刻的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让一个没经历过大旱的人节约用水是不会有好效果的,除非他本来就是一个节约的人。
一个人的生活是需要有人影响的。就想当初我的初中班主任影响了我,我有很大的改变。环保,是吴登明吴老影响了我,用他的行动影响了我,让我继续关注环保,继续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和名人效应差不多吧。所以,在协会,老人要做好孩子们的“名人”,要让他们觉得跟着你走是有“前途”的,生活是有乐趣,有意义的。这样,孩子才会对你,甚至对协会产生感情,才会继续关注环保。对于其他环保组织也一样吧,协会荣誉感,很重要。环保荣誉感,很重要。而现在,赖芸前辈又影响了我,因为他的人生中有我向往的东西。
万事开头难。我很佩服赖大哥他们那时的冲劲。反观现在,还有谁会去做呢?现在的条件比那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可现在大家的冲劲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一切以组织形象为主,什么都不敢放手去做。其实这也与协会的定位有关吧。定的高了,压力也就大了,肯定就得稳稳当当的走了。所以,现在全国的大学生社团才会出现几个梯队吧,强的越强,小社团依旧是小社团。所以,准确定位自己是必要的。
做环保需要激情。当然,如果能在激情到一定程度后把激情转换为责任就更好了。赖大哥也是吧。我们做的项目也是,能够让其他人产生激情,并理解到这是他们的责任做好了。在协会里也是,如果能让孩子体会到环保是他们的责任时,社团、环保也就双丰收了。
当然,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这是不得不认清的现实。但坚持了,我们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的。
拖到现在才发,惭愧! 做环保需要激情,激情背后就是一种责任。 经历过某件事,过后能够认真总结下,总是好的。 顶一个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样的思考 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就真的很不错了~!! 是啊,现在留在协会就是一半兴趣,一半责任了
还有那一大堆朋友还是值得留念的 嗯,正在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