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第三次走访总结
从一开始的根与芽办公室,接下来的龙门山新家园计划,到最后的根与芽小组,我们希望借此对根与芽有一个比较全方位的了解。所以第三次走访由史鸿宣走访西南民族大学根与芽小组,吕俊霖走访川大锦城正在建立的根与芽小组,李嘉诚和李亚男走访川大附小的根与芽小组。因为我也只走访了其中的一个小组,不太好评价其他小组,所以只是挑出一些大家上交的总结信息作分享。民大根与芽(史鸿宣走访):2010年5月7号成立,成员参与方式是根与芽有活动了自行报名参加,还没有自己策划开展过活动。与根与芽方面的联系主要是靠小组负责人。成立的动机是希望从根浴芽得到专业的培训为协会培养人才。小组成员很有热情,未来充满期待。
川大锦城(吕俊霖):正在建立中的小组,建立动机是希望借助根与芽的专业力量,能给社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加干部工作能力。他们打算先由他们五人成立一个小组,小团队,从根与芽那里获得专业上的培训后,与根与芽多交流沟通,学到更专业的管理及环保上的知识后,再开始招募志愿者,当有收获后,在逐步向社团推进,最后推广都全院。成立根与芽小组另一个作用是保证一股力量,并且是在环保上很专业的力量,不仅能紧跟社会,也能推动环协的发展,推广环保理念。
在团队管理中团队的凝聚力和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很重要。提升凝聚力的经验:首先多给大家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去赢取能力、知识、荣誉等,让大家都有所得,并引以为豪;其次,每次活动、每项任务都要落实责任,建立好管理制度,不能松懈,因为一个团队若松散了,那一定不会发展的好;最后,主动常与社员沟通,多关心成员,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家。比如过节时发一些短信,天冷了多嘱咐几句等的。一个组织需要一定的监管力量,所以他们设立了考评部,通过成员的反馈,部长的汇报,私下走访等各方面去了解。
川大附小(李亚男和李嘉诚):川大附小来说根与芽小组办得非常成功,但是团队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经验方面来说对大学社团的可取之处因人而异。因为小学的小组活动等的主要策划人是老师和家长,然后让小朋友们参与进来的这样一种形式,比较单纯。项目执行方面主要成功的一点是活动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哪怕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活动也会去做,像进社区保护蛙类的宣传。像现在的小组做的比较好,引起了校方的关注,开始准备增设一门相关的课程,对于全校。我们走访的结果也便是如此之类的一些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这方面:我是是否也应该去学习一下,目光不要过于“远大”,也从一些小方面做起呢?关键是要做的用心。
当我要开始整理这份总结时,手头拿到的总结真是非常的少,这次的走访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不免有些束手无策。
最后的总结:其实这次走访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想做成一个比较系统地对于根与芽的调研,所以理所当然想到了去调查小组,但是先期却没有做好足够的工作,像川大的根与芽比较成功,却没有选择,最后只是走访了两个刚成立的小组,这样对于我们的结果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毕竟人家这个小组还没有什么经验。小学的走访时间比较赶,也无法太深入的了解,只能管中窥豹地了解一下成都地区小学根与芽小组的一个基本运营情况。希望这周末小组成员碰面时能好好交流一下,有机会也拜访一下川大的根与芽小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