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大的人工湿地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面积辽阔,占地面积达1.6万亩,在农大北区有一大片的实验基地,包括水稻试验田、百喜草种植基地等,农大的人工湿地就建在农大北区翠湖边上。人工湿地由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高老师设计,于2005年5月建成。据了解,农大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8000吨,其中大概5000吨由南区宿舍和教学区产生,下水道通往下罗至红谷滩再排到赣江;北区生活区和教工住宅区每天产生约3000吨,人工湿地每日可处理约五百吨生活污水,经过上行池的三个阶段和下行池的处理,水质已经比较清澈,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其实经过处理的水可再次利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经过处理的水未能得到在校园的再次利用。人工湿地的运转早已成熟稳定,高老师的研究生曾对湿地的微生物、植物等做过一年的观察,发现湿地的环境良好,在那里还发现了黑水鸡两个种群。人工湿地目前在全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城市郊区和农村比较适合建造人工湿地,相对于污水处理厂,它占地面积要大,花费相对要少,而且可以在人工湿地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经济效益,如造纸厂可以在湿地上种植芦苇,芦苇又可以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可谓资源循环。
昨天带领绿源协会保护母亲河项目组的成员和环工081班的同学一起去参观学习了高老师的人工湿地,收获蛮多的,回来的时候还在高老师的菜地上拔了一棵白萝卜。。。
感觉环保技术的推广让保护环境变得更为贴合实际。 不错啊 你们班也去看了是吧~~!看能否带其他小孩去那边看下~~ 去过几次了,不过都没怎么认真看啊,其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已经带了几个过去了,下周三雯子他们班也会过去。 里面包含的知识很多,植物分布和建造设计都很讲究。 以后观鸟的时候可以顺便去看下的 引用第6楼建东于2010-12-08 21:21发表的 回 4楼(黄震) 的帖子 :
里面包含的知识很多,植物分布和建造设计都很讲究。 images/back.gif
嗯,确实,有同感,以后我们的专业课会有涉及的 上次怎么没带我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