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4 10:17:28 人民网 顾克非
--------------------------------------------------------------------------------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子垃圾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至10%的速度迅速增加,所有这些电子废弃物,如果回收处理不当,都将是未来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不仅自身每年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而且还遭遇国外电子垃圾的侵入。
据统计,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80%被运到亚洲,其中90%丢弃在中国。这样算来,近年来,我国每年要容纳全世界70%以上的电子垃圾。
专家告诉笔者,电子垃圾的材料里,大多含有铅、汞、锡、镉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流向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令人心痛的是,我国大量的电子垃圾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
据媒体报道,笔者在天津的一个村庄见到,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作坊,把这里变成一个颇具规模的电子垃圾回收和物理拆解的“集散地”。这种原始地处理电子垃圾的方法,严重污染环境。
业内人士说,电子垃圾回收点和拆解作坊确实对当地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可是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让从事这个行业。
如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算起,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在内的10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关于电子垃圾流向的问题,规定很少,甚至对日渐庞大的“洋电子垃圾”进口,也没有完整的配套细则。这就为国内电子垃圾的监管留下漏洞。
专家认为,我国目前规范废旧电子产品再生利用产业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不系统、不配套,绝大部分电子垃圾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收走,经过拆解分类后卖给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地下工厂”,对未来的环境治理留下巨大的隐患。
处理与再利用任重道远
专家指出,电子垃圾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失去。电子垃圾具有双重性,即资源再生性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性。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金、铜、铝、银等贵金属以及塑料,存在巨大的资源再利用性和开发性,拥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回收利用不当或者任意丢弃,就会形成一条水、空气、土壤污染和动植物污染,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污染链。
如何善待电子垃圾里的资源,令其循环利用、造福于民,而不是遗祸后人。这正是我国政府千方百计寻求解决之道的一大课题。
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和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士纷纷表示,政府应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率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当前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产业无序发展的状态。
的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建立电子垃圾回收体系的时候到了,应加快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产业化进程,给予具有资质的电子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以鼓励扶持政策,如补贴政策、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发放政策、再利用产品的减免税制度、土地规划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应加强对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应遵循的规范,建立回收利用的监管机制,明确和落实相应的处罚措施。
原址:http://it.21cn.com/itnews/hygc/2006/12/04/3053318.shtml 尤其现在手机的更换频率的增长之快啊
同时,大家没有意识到危害是更惨的,还好,这里已经有统计了
非常感谢! 可以回收在利用啊 是呀。电子垃圾占相当大的垃圾比例哦?? 电子垃圾的危害很大
处理太昂贵了
很大的隐患啊
外国都为了节约成本 把垃圾丢到中国来
我觉得中国要建立反电子垃圾的同盟体
通过法律来对付这种行为 中国入世五周年之际,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专家呼吁,多边贸易应妥善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尤其应反对发达国家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一周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国际法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外公布。据《第一财经日报》获悉,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家华等专家撰写的这份报告长达85页,已于日前提交国务院及相关部门。
《报告》称:“WTO是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首要使命的国际组织,它不是一个环境保护组织。因此,在肯定环境保护目标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同时,也应当反对以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行为。”
胡涛在此间表示,中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后,认真履行WTO规则所要求的义务,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国内立法的清理、制定、修改和废除。从环境保护角度说,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对WTO有关环境标准的违反。相反,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于他国单边环境措施对中国产品市场准入的潜在或现实的威胁。
《报告》特别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中国政府为保护环境而在国内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能会被其他国家以违反贸易自由化原则为理由加以投诉,这一典型例证就是,2004年欧盟对中国实行的焦炭出口限制施加了种种压力,迫使中国作出让步。而在此前,西方一些国家早已关闭本国的焦炭生产企业,以保护自身的环境。
资料图片:正在回收的电子垃圾
专家们指出,这反映了某些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和道德虚伪性,即一方面批评中国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则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对中国保护环境的措施横加批评。
针对西方一些人有关中国未来可能把本国的危险废物转移他国的推断,《报告》称,中国从来没有把本国的危险废物转移至他国,相反,中国一直是危险废物转移的受害者。
据国家环保总局透露,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80%出口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
除此之外,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输出在西方国家禁止生产的高污染产业或项目。
《报告》认为,用过高的环境标准构筑贸易壁垒,不但解决不了环境保护问题,反而将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章轲)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周玮)近年来,进口“洋垃圾”导致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倒卖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及进口废物批文的现象较严重,部分省市进口废物的实际量大大超出批准量。环保总局日前表示,将采取措施加强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规范进口废物的审批,并对7种废物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下了禁令。
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限制进口类废物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下列7种废物:熔渣、浮渣,氧化皮及其他废料;废汽车钢铁压件、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沉积铜(泥铜);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包括废游戏机);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含五氧化二钒大于10%的矿灰及残渣。
各级环保部门将严格审查加工利用单位的进口废物申请,在考查各加工利用单位的年加工利用能力和实际生产状况后,省级环保机构提出加工利用单位的年度审批总量原则上不超过其上一年度的实际进口量;对加工利用单位的利用能力和利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要开展经常性检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单位必须限期整顿。废物进口口岸的审批将实行就近原则,每份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对应的进口口岸只能是一个。(完) 电子垃圾之害愈演愈烈
一项联合国环境计划报告指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设备废料高达2000万至5000万吨。全世界每小时就有4000吨电子垃圾产生,相当于1000头大象的重量。
据统计,美国目前每年产生电子垃圾高达70亿~80亿吨,其中仅淘汰的旧电脑就有约3亿台,另有1亿部手机报废。德国每年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为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日本每年废弃家电1800万台,重量在60万吨,其中含有的各种金属达10万吨。
中国每年有1500万台左右的彩电、空调等大家电报废,另有上千万部手机被淘汰。
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每年3%至8%的速度增长,并将很快攀升到10%以上。增长迅猛的原因在于,随着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越来越短,导致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多。环保组织表示,一台电脑的平均使用期限在1997年至2005年间已由6年降为2年,而一部手机的使用期限甚至不到2年。
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就有80%出口到亚洲,中国成为重灾区。硅谷防止有毒物质联盟的一份报告说,每年美国大约有50%到80%的电子垃圾被出口到了亚洲,主要是出口到了中国。有报道称,大约40%的英国垃圾是在国外处理的,主要出口国为中国和印尼。
中国印度是受灾区
另据媒体透露,西欧和北美80%的废电器金属在尼日利亚作为垃圾焚烧。一项在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的调查表明,在2005年,每个月都有数百个装满电子物品的集装箱抵达该市,并被迅速运往当地的二手市场,其中75%是电子废料。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这些物质45%来自欧洲,45%来自美国,另外10%来自日本和以色列。由于大部分无法使用,它们被抛弃在水流或沼泽地里,慢慢污染这些水域,或是堆积在露天场所,持续数年释放着有毒气体。
惩罚措施不足
由于监控机制的相对匮乏以及惩罚措施不足,导致了这种低风险犯罪的泛滥。据分析,电子废料接收国普遍缺乏环保标准以及相应的有效法律体系保障。绿色和平组织无毒害运动负责人阿哈吉称,中国从2002年开始禁止进口这类物品,但是中国疆域辽阔,仍存在大量港口从事非法贸易。目前,这种电子废料输出潮正往印度转移。
欧盟:办法多多施行艰难
据报道,从11月15日开始,法国所有电器及电子设备将贴上一种印有布娃娃图案的标签,该标签会提醒人们产品是可循环再生或应销毁的,在废弃后可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商家开始有义务回收其生产的废旧产品。
这是欧盟针对电子废弃物制订的有关法令的具体实施方案之一。但由于牵涉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在电子产品管理方面最为严格的欧洲,相关法令的推广也是步履艰难。产品制造商、销售商、地方政府、废品行业等,每一方都在试图摆脱束缚。基于此,欧洲平均每人每年废弃电子产品在2006年底保持在4公斤的目标看来难以实现。
依据欧盟法令,政府通过减税政策来鼓励电子产品制造商实行生态策略,即减少产品有害物质的含量,让产品更易循环再生。但由于各方力量的阻挠,该政策在法国没有得到切实推行。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状亦不容乐观。虽然相关国际法规相继出台,但是并没有能够阻止有毒垃圾的流通。
美国:最大障碍
如何限制电子垃圾的转移和扩散?美国是最大的障碍之一。由于美国没有在限制发达国家将有害物质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巴塞尔公约》上签字,从该国输出的电子废料均属合法性质。而欧盟各国均已认可条约。
据报道,仅美国一国就有400条船专门运输有毒垃圾。
《巴塞尔公约》规定危险废料必须在严格的条件下才能出口,并禁止部分有害物质的运输。 专家称世界上多数电子垃圾涌入中国
随着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更换电脑和手机,大量被弃置不用的高科技电子产品成为电子垃圾的主要来源。
“这只是冰山中的一角。”加拿大卡尔加里废旧电脑厂处理人员TrentWolodko说,“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的。”到现在,他和其他工人已经远远不能应付数量如此之多的旧电脑了。
环境专家指出,世界上大多数电子垃圾,尤其是旧电脑,都正在涌入中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电脑时代的噩梦。”巴塞尔网络行动组织的JimPuckett称,“我遇到很多妇女和儿童,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夜以继日地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的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洗金”作坊引发癌症
在中国东南地区,很多人都在从事这项垃圾处理工作,不辞辛劳地将金和铜等金属从旧电脑上拆解出来。随后,这些电子废物被弃在房前屋后的河渠里,没有任何防范处理。Puckett说:“我们发现的一条河里的铅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300倍。”像这样的垃圾废弃场同样也存在于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不列颠哥伦比亚从事有毒物质研究的学者ChrisVanNetten称,在这些被电子垃圾污染的地方,癌症的发病率也会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如果人们呆在那样的环境里,患上癌症的几率会变得非常高。”
公约相同标准不同
环保团体公布的证据显示,尽管加拿大签署了旨在阻止向发展中国家倾倒有毒废物的国际性公约,但加国仍有企业违反约定,把一些带有有害物质的电子产品垃圾出口到中国等亚洲国家,危害了当地环境及人民。加拿大环境组织工作人员称,总体来说,在加拿大,电脑并不被认为是有危害的。
环境学者指出,政府有责任监督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对环境保护负责。欧洲委员会提出要求,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包括电脑、移动电话、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等在内的电子废弃物。隶属欧洲议会的环保委员会2001年5月制定了欧盟地区电子废弃物回收标准。标准规定: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必须最少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在个人电脑方面,回收比率则将达到70%。对于目前已在使用中的电子产品,其制造商将按其目前市场占有比重分摊交纳费用;包括铅、镉等重金属在内的危险物质将自2006年起禁止在电子产品中使用。
在日本,富士通、NEC等公司也在重新设计他们的电信产品以求能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日本法律规定,至少四分之三的产品构件应该是可再循环或重新使用的。 有吹走在的地方 就有看不完的字 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