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五楼的快活 发表于 2011-1-21 12:40:57

【鄱湖人文知识介绍】鄱阳湖里的草,南昌人的宝——藜蒿

       藜蒿学名白蒿,菊科多年生野草,古代称之为蘩。明代李时珍说:“白蒿处处有之,有水陆二种,陆生辛味重,不及水生者鲜美尔。藜蒿气味甘甜无毒,主治五胀邪气,风寒湿脾,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轻身,耳聪目明,防衰。”中医认为其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之功能。 藜蒿惟鄱阳湖13点高程的湿地才为正宗。以藜蒿嫩茎炒食,为时尚佳肴。鄱阳湿地面积大,野生藜蒿产量大。
       水乡有歌谣云: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这里的月份指的是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5327ce1606d4115a962b4317.jpg 藜蒿

农历,说的是藜蒿要看时节,这个时节是宝贝的菜蔬,过了时节就只能是当柴烧的杆子了。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这根草说的就是黎蒿。南昌人爱黎蒿的味美,黎蒿在其心中分量很重。 每到正月元宵时节,鄱阳湖人有着“打藜蒿”的习俗,此时的藜蒿最鲜嫩可口!

  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大的肉质茎均可食用。藜蒿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芽菜粗细,可摘成一段段,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比芹菜的味道好。藜蒿本是野生,现在技术发达,可以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

  其实藜蒿并不是有多好看,细细的、长长地缠绕在一起,乱蓬蓬的。吃的时候要先摘去根茎上的小叶子,再留下嫩茎掐成一小段一小段。南昌人买来藜蒿,常放置于白瓷盆内,蓄上清水浸养,碧绿青脆,别有风味。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腊肉》(用南昌方言演唱)。看这歌词:(白)恰稀哩哟?候死人奈!(吃什么呢?馋死人了!)(唱)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南昌人饭桌上变成了宝。喷喷香咯日子红火火咯过哟,活得有滋又有味,赛过那藜蒿炒腊肉,千家万户乐陶陶,乐陶陶。也正是这歌词,将藜蒿带进了千家万户。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http://forum.gsean.org/p_w_upload/photo/Cyid_1855/1855_8d3412955848251918b62c0960984.jpg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种植的藜蒿,但味道差远了,人们还是热衷野生的。往年这时鄱阳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很难见到鄱阳湖野生藜蒿。去年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野生藜蒿开始大面积减产,加上今年罕见的雨雪冰灾,野生藜蒿面临绝收的境地。直到后来天气转暖,鄱阳湖畔的藜蒿才迟迟地发芽生长,满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http://forum.gsean.org/p_w_upload/photo/Cyid_1855/1855_131f1295584854bac806e9f304e05.jpg

  在鄱阳湖附近县区和南昌市区的一些馆子店前,到处可以看到店员围着买来的一大桶藜蒿去除叶子的现象。江湖交汇的湖口县城更是如此,许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叶子,小孩子也来帮忙,现摘现卖。这是纯正的鄱阳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香,让人食之不厌,视为珍宝。

  阳春三月,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水面边,丛丛密密的藜蒿总让人生发无限遐想,似乎有关生命力和生命意义的哲学象征。可以约二三好友,面对鄱阳湖把酒临风,以藜蒿炒腊肉下酒,酒酣饭饱之余,醉倒于阳春三月的江南,岂不快活!

八哥 发表于 2011-1-21 13:02:15

看菜不错口水狂奔。。。

黎白南 发表于 2011-1-21 14:34:57

这个做菜挺好吃的。。。

爬五楼的快活 发表于 2011-1-22 22:04:19

是啊是啊~~

黎白南 发表于 2011-1-23 18:03:0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鄱湖人文知识介绍】鄱阳湖里的草,南昌人的宝——藜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