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来沪“度假” 不料遭遇“天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钱绿明 选稿:实习生 王琪晚报编辑:我是一名环保志愿者。目前,正值候鸟来沪越冬时节,然而,一些盗猎者却在郊区张网捕鸟,致使很多候鸟被缠死,有的严重受伤。巡视林区的志愿者们看了十分揪心,为此呼吁,救救这些来沪越冬的可爱小生灵。
【调查附记】林子里布有“天网”
接到读者邮件,记者与网友石龙芮取得联系。据介绍,她是绿舟公益的志愿者,双休日与节假日,常常和其他志愿者相约前往崇明、青浦、松江、闵行等地,拆除偷猎鸟类的捕鸟网。
“偷猎者用的这种捕鸟网网线极细,鸟儿根本无法识别,尤其是光线昏暗时,人也很难发现。”同是志愿者的萤火虫(网名)对记者说,郊县的河道边,暗沟旁、密林里,都有可能隐藏着捕猎鸟类的“天网”。有一次,志愿者在一条河道旁发现了一大片捕鸟网,两张60米的网连在一起,就像高尔夫练习球场的外观,尽管树林里竖立着醒目的“禁止猎捕野生动物”“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等宣传标语牌,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志愿者不但到郊外拆除捕鸟网,还到市区各花鸟市场查访,曾经发现有人出售捕获的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鸟类。”萤火虫说,野生鸟类运输和驯养非常困难,因此,大多都是死亡的。
志愿者解救候鸟
石龙芮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志愿者在一次活动后编写的简报,上面的一组数字触目惊心。他们在一个苗圃内拆除了一张长7米、高1.8米的捕鸟网,上面挂着19具各类鸟的尸体,其中雌性红胁蓝尾鸲9只、雄性戴菊2只、鹀5只、棕头鸦雀3只。可见密林中的捕鸟网对过境鸟有多大威胁。石龙芮说,志愿者还解救过触网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角鸮、雀鹰。
保护员人手有限
上海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裴恩乐对记者说,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4月,是候鸟迁徙的季节。根据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只有捕猎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的行为才构成犯罪,这给执法带来一定难度。而本市专职与兼职的野生动物保护人员非常有限(不到50人),所以力不从心。目前正在将一些林地养护人员培养成野生动物的保护员。裴先生透露,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呼吁,本市继崇明东滩等几个地区列入自然保护区后,还应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将整个上海都列入野生动物的禁猎区。
【记者手记】
近年来,本市的涵养林、生态林日渐增多。生态环境好了,为越冬候鸟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到上海“度假”。然而,上海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我们不但要增加执法力度,更要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各部门应该互相配合,对野生动物的捕猎、销售等环节坚决予以打击。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作为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否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哪里都有网··· 一直以为GA的那个摄像头叫天网 GA? 你转载报纸的文章要经过报社的同意不? 现在很多网站都是到处转载啊,而且我注明了作者和出处 哦哦。。这样。。。我看家里那份报纸他就表明引用要先说明。。。所以不明白问问而已啦。。呵呵。。 可恶的鸟网…… 去年北海的志愿者拆了几十公里的鸟网。国家的体制问题,林业部门也有他们的难处,人员极少,根本忙不过来。希望大家都多多努力!为了鸟儿,为了地球生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