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给绿2011"  第四届SEE-TNC生态奖即将启
尊敬的公益伙伴:您好!这里是SEE基金会。
非常高兴的告诉您,主题为"全民给绿2011"第四届SEE·TNC生态奖将于3月1日正式启动。
申报时限为:2011年3月1日--4月20日,关于本次生态奖的更多具体信息,请参看附件。
如果您或您所在机构有兴趣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感谢您阅读此邮件,欢迎您申报与推荐,更感谢您将信息转发给更多公益同伴和周围朋友。
欢迎关注本届生态奖的网络专题,查询更多关于申报的指引和说明:http://news.sina.com.cn/z/seetnc2011/。此专题网站将在3月1日正式开通。
祝安!
SEE基金会
联系人:刘涛 杜雨
TEL: 010-6500-0713 010-6500-0719转805
FAX: 010-6500-0722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路甲1号一层
邮编:10002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在获得可观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环境和资源积累的压力与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严重污染、垃圾围城、生态退化、气候变化等已是人人皆可感知到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重大污染事故和极端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权益和生活质量,而这些问题的发生正是全社会长期忽略环境因素,对环境问题的投入和监管不足造成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状况,它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而民间力量各种形式的参与尤其重要。只有当大家都用心的热爱自然、关爱生命,并且从自身行动起来,践行绿色生活和消费、维护环境权益、监督环境破坏、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等,才能更有力的推动环境和资源状况的改善,才有希望为我们和自己的孩子换来干净的空气、水和食物,拥有健康的生活。
奖项介绍
1 奖项介绍
“SEE•TNC生态奖”始于2005年的“SEE生态奖”,是中国大陆首个由本土民间环保团体设立的生态环保公益奖项,两年举办一届。奖项设立的宗旨是促进日益兴起的环保运动,推动中国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之后,由SEE基金会与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将本奖项发展为两年一届固定设立的“SEE•TNC生态奖”。自05年至今,本奖项已举办了三届,共产生了153个获奖项目、机构或个人,累积颁发了260万元奖金,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环保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环保奖项。
第四届“SEE•TNC生态奖”由SEE基金会、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主办,2011年2月正式启动,将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办颁奖典礼。本届奖项评选将在前三届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奖项设置,扩大参评和影响的范围;同时对评审程序也进行了部分调整,合理调配评委会与捐赠人的评审权重,调整公众参与方式,以确保评选的专业性。“SEE•TNC生态奖”将不断积累经验,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越来越好的服务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事业。
生态奖往届链接:
2005年第一届:http://see.sina.com.cn/z/seeshwjy/
2007年第二届:http://see.sina.com.cn/z/TNCshengtai/
2009年第三届:http://gongyi.sina.com.cn/z/seetnc2009/
2011年第四届:欢迎关注本届生态奖的网络专题,可以查询到更多关于申报的指引和说明:http://news.sina.com.cn/z/seetnc2011/
2 主办单位
主办方: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主办媒体:新浪
颁奖典礼:2011年6月5日 奖项设置
3 奖项设置
第四届“SEE•TNC生态奖”在奖项设置上与往届不同,突破了环保公益组织和行业的限制,面向全社会各界人士,在评估其行为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有效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社会主体,奖励其在不同角度上的卓越贡献。
本届生态奖共设置14个获奖名额,分为三个类别,奖金总额为100万元。
3.1 绿色推动者(个人、机构)
类别说明:以推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为使命的公益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其工作中以扎实、创新、专业、合作的精神,持续且卓有成效的行动,优秀的完成社会所托付的环保公益工作。他们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实际的专业贡献。
获奖名额:个人8名,每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
机构2名,每名奖金人民币20万元。
3.2 绿色知行者
类别说明:基于某些知识特长或工作职务,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有重点关注与推动,且取得显著进展的公共知识分子,可以是学者(包括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记者(包括专业记者或公民记者)、法律工作者、政策制定或执行者等。他们用专业的信息、知识和能力去推动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改善进程。
获奖名额:2名,每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
3.3 绿色生活者
类别说明:基于对自身生活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利用业余时间、投注大量情感和精力采取实际行动,志愿投入具体环境问题或议题的推动,并取得一定进展的普通公众。他们所做的事情有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环境保护这个公共议题的终极推动力和真实践行者,他们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获奖名额:2名,每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
申报与评审
4 申报方式与资格
本届生态奖接受主动申请和专业推荐两种方式。
申报人资格:(请见奖项设置中的类别说明)
推荐人资格: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工作从业人员,或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的各界资深人士。本奖项相关工作人员和评委会成员无推荐资格。
*本届生态奖组委会为了鼓励推荐人协助挖掘优秀的奖项候选人,尤其帮助通讯不发达地区的候选人参选,特别设置了一个“绿色伯乐奖”,将根据推荐人的推荐数量和质量综合评定,该奖项不设奖金。
申报方式:申报表格及注意事项请在活动专题http://news.sina.com.cn/z/seetnc2011/或www.see.org.cn网站下载,也可拨打010- 65000806转805咨询及索要申报资料,请您注意根据申报或推荐的类别填写不同的申报表。填写好的申报表请发送到本次奖项的指定邮箱seetnc@see.org.cn,请在邮件标题上标注申请的类别。
申报时限:2011年3月1日至20011年4月20日
5 评审流程
组委会初评:从所有参评者中按照三类获奖名额的1:5比例筛选出总共70个候选者,提供给评委会。
评委会评审:从70份推荐中按照三类获奖名额的1:2评审出入围的共28个被提名人,并为每位被提名人评分。(所有被提名人均会被主办方邀请参加颁奖典礼。)
网络公示:被提名人资料在活动网络专题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捐赠人评审:捐赠人代表集体通过现场面试与互动的方式进行评审,为每位被提名人评分。
产生获奖名单:评委会评分占70%,捐赠人评分占30%,以此权重将分数加权进行排序,按照分类及获奖名额取排名靠前者,即为最终获奖者。
注:如遇评委与申报人/机构有直接关联情况,采取个案回避原则。
6 评委会组成:
李楯教授 著名法学家、社会学家
吕植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
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梁晓燕"自然之友"发起人之一、理事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别涛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张洁中央电视台评论部副主任,资深编导,主任记者
王维嘉美通无线公司董事长 SEE基金会副理事长
赵鹏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部四川项目主任 主办方介绍
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SEE基金会(全称: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FOUNDATION),于2008年12月成立,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独立出资发起,是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非公募基金会。SEE基金会使命是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及其行业发展,从而可持续地促进解决本土环境问题。基金会拥有百位以上的稳定捐赠人,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员企业家为主,是中国企业家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重要的公益平台。
自成立以来,SEE基金会通过“项目资助”、“机构资助”、“绿色领导力伙伴计划”、“青国青城大学生环境行动计划”和“SEE•TNC生态奖”等形式,对民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业进行了直接的行动支持和针对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建设。
两年多的时间里,SEE基金会共资助了36个环保项目、12个环保组织发展计划,总金额超过人民币800万元;同时,为来自36个环保组织的57位民间环保组织青年领导者提供综合能力建设;在200多所高校的2000余个学生社团中资助了100余个青年团队的环保行动,并且在青年学生中大范围的传播环境保护行动意识。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目前的资产超过37亿美元,年收入近8亿美元,是国际上最大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自然环境保护组织之一。TNC的100多万会员遍布美国各州,3000余名员工参与管护总面积达600万公顷的1600多个自然保护区。在拉美、亚太地区,以及非洲等地区的35个国家中,TNC与合作伙伴一起保护着超过4,700万公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长度达8,000公里的河流。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及保护地是TNC最为关注的四个方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成长,TNC发展出了一套全面实用并以科学为基础的保护工作方法:自然保护系统工程。
TNC于1998年应邀进入中国开展保护工作,首先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云南省西北部实施保护项目,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了《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与当地主管部门合作成功创建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和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较好地平衡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2007年起,TNC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即“蓝图”项目),为中国政府确定以35个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从10个优先领域开展保护行动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这一成果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采纳。目前,TNC在13年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创富有新时代特征的保护项目,如社会公益型保护地项目、川西南森林碳汇项目、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内蒙古生物走廊带碳汇项目、云南国家公园项目、基于全新视角的长江生态保护项目等。 看看.... 下了,仔细研究下 社团刚刚成立,貌似只能当看客 看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