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学生论坛2010年年报
逝去的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对于绿色大学生论坛(简称GSF)来说是一个转折点。GSF,这个中国最早成立的青年环境组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的起起伏伏,终于慢慢理
清了自己前面的道路,在探索自身定位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理事会经多次讨论,欲
结合北京这个国际政治文化中心的地理优势与中国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将环境领域的青
年培养作为GSF的主要工作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其作为一个支持性组织的定位和责任。基于
此,GSF开始将在环境青年培养领域开展一些新的探索,并作为日后筹资的主要方向,逐渐
转变了以前盲目而被动接受项目的情况。
2010年6月论坛正式聘用了两位专职,论坛由一个完全由志愿者运行的组织开始逐渐走
向专业化。有了专职之后,论坛的各项运作逐渐走上正轨,环境中心、青年成长中心和国际
交流中心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环境中心在原有水项目的基础上,相继开拓了校园生物多样
性,电子废物和绿色出行的青年人项目,逐渐形成了以水、生物多样性、电子废物和气候变
化等议题为载体,以推动青年人关注环境,培养环境领域青年工作为目标的项目模式。青
年成长中心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合作连续第6年在北京地区开展青年领袖培训项
目,近40名来自北京高校社团的青年人接受培训,并组织了第届高校环境文化周。国际交流
中心和350.org合作,联合了国内十几家的青年组织,与在美国和印度的青年组织一起,开展
了“三国智”中美清洁能源竞赛,有近100支中国团队参与了竞赛,最终五支优秀团队支获
得国内五强并参与三个国家的评奖,沈阳农业大学3E能源协会、华南农业大学环保科技协会
在三个国家的比拼中成绩优异。
GSF在这一年的成长,我们不得不首先感谢两位专职宁佐梅和包忠碧的对GSF的辛勤付
出,谢谢他们接受了GSF这个尚未成熟的孩子。不高的报酬、简陋的办公环境和不够完善的
管理体系都不曾阻挡他们接受这份全新工作的勇气。当然,GSF的这些改变还离不开其他成
员的努力,在此感谢这一年中与GSF共同成长,付出心血的所有人:苏建华、霍伟亚、沈
成、宁佐梅、包忠碧、刘彦君、张潇、范津、金海鑫、张信、徐曾一舟、熊晶、李鑫、侯天
云、李杨、刘海龙、郝思杨等,同时也感谢给GSF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的机构和热心人士们。
2011年GSF将迎来第十五个年头,也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有了专职,压力更大,责
任更大,如何更加积极主动的寻找资源,同时对资源能够做出正确而明智的取舍;如何转变
志愿者管理监督体系为专业人员管理监督体系;如何把握资源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都为2011年GSF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相信在理事会、专职和志愿者的共同
努力下,在合作伙伴和同类机构的鼓励与支持下,2011年一定会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年份!!
绿色大学生论坛 总干事 费晓静
2011年2月
下载地址在一楼哦
kankanha
欣赏…… 看看。 我又知道一个组织了!我还以为就他们两个的!做了好多事情啊!我也算志愿者!好好! 恩,做得好不好,年度报告都是有的 自然之友上面有个自然之心 “三国智”范围多广 年报做得好成熟啊,很多都是那一个圈子的人物,果然有联合影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