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引起公众讨论的电影《无极》摄制组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碧沽天池的生态破坏,矛头不仅指向摄制组破坏景观的行为,也指向我国环保法律“偏软”的缺憾。
不是吗?我们往往先在媒体上看到被曝光的违法排污事件,然后是领导批示严肃查处,接着才见环保、工商等部门组成的调查小组出动。这种已经形成惯性的执法方式,削弱了环保法律的分量。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媒体曝光、领导批示过后,环保执法才能硬起来吗?
今天,有关部门开始全面清理和修订环保法规,使其成为可供操作的“良法”,迈出了强化环保法律执行力度的第一步。同时,要想真正改变环保法律“橡皮图章”的尴尬境遇,还需加强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良法”的最终评价标准在于是否能够让大家看见查处不法、决不手软的真实效果。培根说,“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我们期待环保法律不仅能够“打铁要靠自身硬”,而且能够在执行中一硬到底! 《人民日报》(2006-12-15第10版)(责任编辑:张玉珂)浙江宁波市 竹莹莹吴伟民 不曝光 暗箱操作的事情就多起来了!
是啊!
这是个过程~~
要多久才能每个人都自觉啊
强烈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