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呼吁的是一种习惯
3月26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对此,有人认为是一场环保秀或是扭曲的娱乐化,刻意熄灯不仅不能减少能耗,还可能影响电网安全,务实的做法是个人随时随地注意节能减排。笔者认为,此种看法不免吹毛求疵,甚至有点歪曲误读,“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而是一种指导性活动,其倡导的恰恰就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节日或者活动日的最大意义在于表明一种观点或姿态,呼吁一种模式或方式,争取一种权利或资源,并希望能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久前的妇女节,节日的设定就是为了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同样,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参与者承诺为地球作出一个改变,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将这个承诺切实贯彻。从这个角度看,“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减排行动。这不是一种作秀,而是一种引领,其引领的恰恰就是大家都强调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非要给熄灯活动扣上“作秀”或“娱乐”的名目,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庆祝任何节日、设置任何特定主题的活动日了。
对于“地球一小时”活动,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警醒之处,那就是我们要有危机感,不要停留在短暂的一小时中,要让一小时的善举延续到一生当中。
王姝君(惠州)
转自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新闻说:“《地球一小时-宽巷子》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全球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地球一小时”将又一次在中国掀起环保热潮。。这是在成都宽巷子拍摄的商家熄灯,为顾客点蜡烛。 ”
博友说:“坚决反对地球一小时这样虚伪且有害的行动。同时开关电器对电网造成冲击损失远大于这个行动那一点点可怜的意义。这不是什么环保宣传行动,这是小资们的时尚跟风行为。如果真要环保,请少用洗衣机,不用保鲜膜,少开空调。欧美人,在他们学会放弃烘干机改在阳光下晾衣服前,没有任何资....”
我说“关掉电灯,点上蜡烛,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这是商家打着环保的噱头卑鄙行径... 至于对电网的损坏,这一点还待探究。 但说句实话,WWF的这个活动企划还是很成功的... 不能否定,这么大范围全球参与度是史无前例的,环保的宣传也只有与流行挂上钩,才能让人在意识不够的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只想说, 如果环保能成为了一种时尚,那也是件好事。 比起空洞地大谈环保,这样的活动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WWF的目的在于,先有群众基础,再来普及知识,最终能实实在在的保护环境。如果这个过程倒转过来是行不通的。” 对于环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至于怎么做,那要看个人的理解。“地球一小时”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何必那么多意见?虽然个人觉得环保是很自然的行为,不必要刻意地强迫自己去。但是在现在这样的脆弱环保意识下,“地球一小时”不得不说是对环保的一种宣传。让更多人关注环保,加入环保的行列。。。 宣传的益处大于成本的浪费。顶活动@!! 首先 自己正视 我们每一个人对地球的责任,切身从自我做起,和绿源走到现在,已经玩的心已经很淡了,也不带着想学到什么的目的,只是想和大家在一起,真正的做点事。让更多的人理解什么是环保
其次我们天天跑到外面去宣传,可是对内我们都要想想,自己的生活因为绿源改变了多少? 你的舍友已经被你的绿色理念影响了多少?小的团体天天朝夕相处的团体都没有影响到位,还想要外面的人怎样支持我们?理解我们?
最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真的很简单
我现在在做的就是每天去上课时,抬头看看,关掉那些不必要的灯。什么是随手关灯?就这么四个字,行胜于言!
——李子 流于形式的环保毫无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