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帖子看,感觉这个漂亮
表示很赞同,每个人都有事情干,才不会让别人觉得社团太无所事事,让每个人都有一种存在感,觉得社团是需要我的,当太多的人没有什么事情干的时候就会觉得社团对于我可有可无,工作激情也就没有了。
实施起来是有难度的
看过留名,覺得一個社團的架構怎樣,是職能部門為主,還是項目制為主,需要結合自己社團的具體情況來定的,沒有一個標準放之四海而皆准,雖然我希望環保社團都能以項目制的形式來做環保
不可否认楼主部分言语很值得人思考,但上文所述言语中大多还是比较欠考虑的。
楼主所在的社团可能有点类似学生会了,至少在我们社团,所有人都为项目服务,部长社长称呼而已职能不同,没有人会摆架子
得承认 项目负责人的确很历练人 但部长,副部也近乎是社团框架必须的。
干事,会员是基层受众和干活的人,各部门各司其职,「会长团纵向管理各部门」。
副部以上选出几名担任「项目负责人,横向实施和操作各项目」,各部门也需各尽其能;
另项目负责人,会长团成员和部门抽掉人员比例应保持合适。
许久未登陆发现一个有趣的帖子。看完楼主的内容,猜想楼主是不是被社团的你口中的部长等刺激过。
对于此篇,认为楼主话语过于偏激、片面。一个社团能发展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有,沉淀下来后,其内的部门、项目小组等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每一代都会对其与其宗旨进行思考过。当然像楼主所说的那些现象的存在也很正常,但这跟社团的框架制度的关系不大,是人的问题而已,而且只是很少部分。还有其他种种,楼上诸君们都有谈起。
言辞激烈,但说的都是表象,看来那个装x的人对你影响很大。。。。
看了楼主的观点感触颇深,对于高校社团的道路,我们都还需要慢慢摸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