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有感之多摔跤有何不好
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社团建设中经常出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团的老骨干们,因为对社团付出,对社团有感情,所以希望后面的继任者能够少走弯路,沿着为他们铺好的康庄大道上前行~我们这一辈人,为社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使得社团能够茁壮成长,使得社团能够与周边的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全都是我们老一辈人所打下的江山,我们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知道我们为这个社团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而使得新一代的继任者坐享我们的成果。或者这么说更为恰当,我们需要给继任者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去发展自己的势力,创建他们心目中的社团,而我们作为老人,不应该插手他们的工作,而应该在旁边看着,看着他们摔跤,看着他们跌得鼻青脸肿。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经历失败的成功。应该在没有尝过失败的痛苦后,是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甘甜。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一群自以为是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体会体会失败的痛苦。依偎在太师椅上,捧着一杯香茗,扇着折扇,晒晒太阳,看着他们不断的摔跤,不断的爬起,未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他们摔多了,知道疼了,如果他是一位有担当的,有胆识的,那么他将从一次次的摔跤过程中不断的体味,不断的总结,最后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到了那时,你再将你的经验传授给他,他将更加灵活巧妙的运用你的经验,而不是生搬硬套~ 如果我们一直在摔跤的话,那么我们去那里挤时间来做环保?既然你们已经在这个地方碰壁了摔跤了,而我们又一次在这里碰壁摔跤的话,i那能说明什么?我们并没有任何的进步,可以说这是一个退步的表现。你们应该把自己的经验留下。我们并不一定会坐享其成....... 目前我也面临换届,感同身受。也有过一段时间的纠结,最终还是“放手”去爱把 我说了社团需要的是人才,既然是人才就会在不断的摔跤过程中有所体悟。经验只能是成功者之间进行交流,那才能有所升华。
而你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总结你们在工作中的经验,等你们成功后你再用你的经验和老人们碰,那才能产生火花~
如果我们一直在摔跤的话,那么我们去那里挤时间来做环保?这句话说的,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但是有一点我想说的是,环保不是靠你一个人做的,而你需要做的是在社团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当你的能力提高的时候,你做环保将更有效率
另外,我不赞同你所说的退步之说,不能因为你们走一遍我们的老路,就说是退步了,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种进步,要知道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那才是自己的。有时候重复的劳作,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呵呵,的确,每个社长对自己的社团都有感情,但是不能因为有感情就去充分的溺爱。孩子们需要成长,而成长的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爱的缺失对他们未必不是件好事。 经验只能是成功者之间进行交流,我不赞同这句话。经验应该拿出来分享,而不应该只是成功者之间交流,如果这样只会让成功的人更加成功,而那些还在碰壁的仍将继续碰壁下去。没错,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自己的,那只能说这个经验比通过其它途经得到的经验要深刻一些而已,我认为别人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变成自己的。就如同马克思主义,他是马克思等前辈探索出来的,但是我们毛泽东等老一辈不是学习了,并且运用的很好?如果毛泽东他们当初不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是自己去摸索,那结果会怎样?这说明经验是需要分享的,而不是只是成功者之间的交流的。我承认,我们应该在社团里锻炼自己,为了更好的做环保。 呵呵,让成功的人更加成功,而那些还在碰壁的仍将继续碰壁下去。对于那些碰壁的,我只能说他注定是失败者,永远都不会成功。
另外看到这,我想你可能是曲解我的意思了。现在你们必须要转变意识,要化被动与主动,经验不是我要传授给你,而是你要主动的向我索取经验。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式填鸭教学造就出的产品。在社团上,可以这么说,学校有资本让你们摔跤,让你们去实践,我们也想为你们创造这样的环境,不要怕摔跤。你要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因为你们走到社会上,看见你跌倒没人会扶你,没在你身上捅上8刀你就应该感到万幸了~
经验这东西是学不来的,只有靠摸索。你说道毛泽东,那我想问下,中国是不是在走苏联的老路?苏联犯过的错误,中国是不是也同样犯过,但是中国一直在碰壁了么?苏联解体后,中国怎样了呢? 嗯,说到学习这个问题,我们的确做的不好,一直都很被动,所以学到的东西很少。这个是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吧。还有关于后面一个问题,我觉得是我们在学习经验的时候还得从新提取,并且把你们的经验拿来和我们面对的问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创新,或者完善。或许,是我曲解了你的意思,你说的没错,我们,应该去实践,应该懂得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你们的经验,然后纸上谈兵。 同感! 呵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