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大多数信天翁科的鸟生活在南半球的深海中少数生活在北太平洋和赤道地带。人们通常在大海洋航行时,在海上或石礁岛屿等地方才看到信天翁。
形态
信天翁科的鸟都比较大,拥有窄长的翅膀,它们的嘴比较长和有力,上喙末端形成一个向下的钩。成鸟一般身长达1米多,双翅展开可达馀3-4米,体重达8-9公斤,雄性信天翁一般比雌性体型大。
习性
信天翁科的鸟可以在海上长时间飞行,它们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空气动力的原理在海面上滑翔,有时数小时不必扇一下翅膀。当信天翁能够掌握海面的气流,便可以随便在空中高速翻飞达2000-3000米,在1小时内可以横越113公里的海面。据记载,一只信天翁可以在12天内飞行达5000公里的旅程。信天翁科的鸟一般只在育幼时上岸,它们甚至可以在海面上睡觉。
在南极洲附近,它们最主要的食物是那里的鱼、墨鱼和虾。它们也以船丢弃的废物为食,因此它们有时跟船飞行。
信天翁科的鸟在繁殖期会上岸登岛,筑巢产卵,这时碰到人它们也不逃避。信天翁性成熟较晚,到5-8岁时才开始繁殖。雌鸟产一到两只蛋。信天翁是一夫一妻制,并轮流负责将蛋孚化,孵化期可达60天之久。初期幼鸟从父母口中得到已消化了的脂肪及半消化了的食物,父母鸟需要反刍体内食物。
信天翁科的鸟可以活40-60年。
在中国看的到的是
短尾信天翁和黑脚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
俗名】:海燕
【拉丁文名】:Diomedea albatrus
【物种特征】:
描述:成鸟:体大(长:89厘米,翼展:216厘米),背白色,飞行时脚远伸出黑色尾后。体羽的渐变过程从幼鸟的深褐色至亚成鸟的浅色腹部,并具翼上白斑及背部鳞状斑纹。成鸟为太平洋上唯一的体白色信天翁,其颈背略带黄色。
幼鸟及亚成鸟:色型阶段有可能与体型较小的黑脚信天翁相混淆,其区别在嘴浅粉色,脚偏蓝,嘴基无白色。 虹膜-褐色;嘴-粉红,嘴端偏蓝;脚-蓝灰。
叫声:于海上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北太平洋,现已特别稀少。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甚稀少。繁殖在台湾北部钓鱼岛及赤尾屿,过去也见于澎湖列岛。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山东,在东部沿海有记录。
习性:结群繁殖,偶尔跟随船只。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http://www.hoodong.com/uploads/9/11603936554592000000117211.jpg
http://ced.xxjy.cn/RESOURCE/GZ/GZSW/SWBL/DWSJ/NL/YQ/sw04150.jpg
http://www.ysdw.net/UploadFile/2006-1/20061162150229.jpg
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4-06/28/tu01_2044.jpg
黑脚信天翁
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及台湾。国外见于夏威夷岛、太平洋北部及西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
体形与短尾信天翁相似,体长760-790毫米,体重约1200-克。头部羽毛带有悬着的白色垂羽;嘴基周围、眼下及喉灰白色;身体余部多为黑褐色;腰和尾上及羽白色并具黑斑;尾下叔羽亦具黑斑;腹部纯白色。嘴黑;腿灰黑色。
经常成群栖居于海岛上。以鱼、软体动物等为食。营巢于岛上的岩石洞穴,巢形浅盆状。每产1枚白色卵,孵化期约40天。
嗜食鱼类,对海洋渔业有一定影响。
http://www.qiwa.net/rtpd/UploadFiles/20046200589314.jpg
http://www.wwfchina.org/csis/search/image/Big/b0590.jpg
是不是大号的海鸥??? 它的嘴好特别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