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五一劳动节
勤劳不是美德,一个人的收入越高,他工作的incentive就越低,休闲的incentive就越高。深圳富士康的工人不见得就比巴黎路边咖啡馆喝咖啡的人要高尚。 现代人的价值观 “劳动光荣”还在么? 浮躁的很 劳动光荣? 曾经的价值观是这样的不过貌似现在不是了 为什么这样说,呵呵 劳动不是美德,你劳动并不是一件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劳动光荣这个价值取向是不可取的~ 呵呵,自悟比较好~ 勤劳不是美德吗??本来,勤劳是人类的美德并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古今中外,难道还曾有人反对勤劳而提倡懒惰吗?以前没有,可是现在却有了。前不久在互联网上浏览,偶尔发现了《南风窗》对一个姓陈的外国教授的专访,专访的题目赫然醒目就叫《勤劳不是美德》。
这位陈先生本来是研究经济学的,不知何故突然对伦理学感起兴趣来了。据这位陈先生讲,人们提倡勤劳是美德,是因为我们处在“生产技术因制度的障碍无法进步的情况下”,想以“简单的勤劳来弥补制度的不足”。他断言,“勤劳不是什么美德,不顾收入报酬的勤劳反而是未来收入增长的陷阱”。陈先生既然把勤劳放在道德范畴内来做判断,那么我们确实需要就“勤劳是不是美德”的问题和陈先生理论一番了。因为,无论如何,对反对勤劳、鄙视勤劳的“高论”,本人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知道,大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一切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国际歌》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包括农民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包括工人的锻铸焊铆车钳铣刨,包括科学家们向未来世界的探索,也包括管理者们对现实过程的控制。正是这全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总和,才创造了人类从蛮古到现代的文明。陈先生如果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每天都必然在享用着人类劳动的果实。“拿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恐怕不应该是一个有着高智商的教授所为吧!
其次,要想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要想收获更多的果实,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勤奋和懒惰这两种态度,对人生的进程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天道酬勤”,这是中国的古训。“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这是老百姓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格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名句。我认为,勤劳永远是任何人都赞赏而不会反对的道德,而懒惰则是人性的大敌,是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克服的大敌。陈先生以教授的身份教导人们不要勤劳,但不知先生何以能获得教授的身份,勤奋焉?懒惰焉?如果真有靠懒惰能当上外国教授之秘方,请先生传授一二,吾侪当洗耳恭听。
诚然,我们的制度还有不足,但这个不足不是把人们辛勤劳动的积极性调动得太多了,而是还没有更充分地调动起来。只有靠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是收入增长的唯一途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陈先生讲“勤劳不是美德”,勤劳会成为“未来收入增长的陷阱”,纵然在先生所处的国度里,纵然在先生所熟悉的社会经济制度下,恐怕也不是事实。但先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理论来教导中国人呢?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歌唱祖国》中的唱词。中华民族总是以勤劳作为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民族的美德,作为民族的自豪。过去我们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未来我们将依然要靠勤劳和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相信勤劳不是美德的理论,我的结论是:懒惰受人鄙视,勤劳才是美德。(摘自晋中晚报) 况且 劳动是美德 谁说是炫耀了?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吧 如果硬要联系 也是你自己的价值观问题了 你这个“所以” 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太有失考虑? 个人前几天在人人上读到一篇文章 我也比较赞同 现在的中国 现在的社会 大多流于表面 浮躁 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劳动是美德 这一个本没有必要讨论的问题 竟然现在还需要来质疑 这个社会太可怕了! 又一五毛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