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感觉!
只能相对衡量付出的东西,我是反感商业的,这个东西只是为了说明,任何付出都是有价值的,至于用什么来体现价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这只是我们组织目前的做法。另外一个就是为了说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任何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谁成长,天道酬勤天助自助者
感觉要求也不是很高,以往试验的城市生存,不管是北京,廊坊,还是武夷山,基本上能达到一个人平均20一天除去吃,这个的要求是一个人一天4块钱除去吃,有点难度也不一定是坏事
另外效果费用是可以回到当地后做分享偿还的,我们不会给营员鸭梨和责任,责任是自己给自己的,才有作用,而且有多少效果也是完全营员参加完后自己评估的,五个等级
不能直接拿钱,只能用来支付效果费用
虽然不限制任何的方式,即使他找了他朋友天天请他们小组吃饭也没有意见,我们会把以往的经验和参加的人大概的做法告诉大家,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以前很多都是去饭店酒楼打工,倒卖物品,陪聊咨询,发发传单,开开演唱会。。。。
有人泼冷水是好事情啊,每个人都需要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啊
找感觉,我们就是希望能够把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这句话由脑袋里面知道的变成心里能感觉到的,才能改变行为啊,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可是这句话很少能有感觉,靠逻辑推理也是推导不出来的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后面的分享,但是在之前必须有感觉,前期和中期大家会在里面有什么收获我不去猜测,但是我需要的是大家在最后把那1000不管是现金还是实物给出去的那一刻的感觉,那种公益的感觉和现在公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需要去体验,我需要的是那种感觉,在体验前,也没法用脑袋想法那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好的感觉能够让我们去追去,坏的感觉能够让我们去逃避。就像社团换届,有的人一换完就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不换的时候泰山压顶,这样何苦了?也是很多人走了后不再回来,因为他没有好的感觉,只靠脑袋和思想去指导,责任和使命去驱动,人需要精神支柱,要不会压趴下的,感觉跟上了效果不一样
很有创意,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也会促进成长,值得试试。。。
哦我只是通俗的非官方的解释下看是不是那个意思
分钱的时候队长和委员这些付出多的可以多拿点
另外 很多名词解释你有必要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