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犀利?
你真是没见过犀利的
额……境界比你低了……
你要知道 我可是NGA混的
那里各种内涵各种创意各种邪恶
绿色营的主题围绕着地区的环境问题,每年的主题地点有不一样是正常的,会产生一些影响的,至少是对参与的人来说。
暑期的环保项目跟绿色营是有些差异的,做那些项目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地很多年都在做,作用确实更明显。就像香港地球之友的东江源的项目“饮水思源”东江之子,本人参与了一届,能够感觉到它的作用。
绿色营的定位问题,如果筹委开始就把绿色营定位成社团交流顺带加点环保,那好,这届绿色营产出只有那十几二十几个的感情。相对与参加的人来说,绿色营成功了,这里有他们回味一辈子的感情;但对于绿色营来说是否成功了?也就是说,筹委的定位很重要,但筹委的定位来自与哪?无非是1、老人的观念。2、自己的感受。3、舆论(这点最重要)。目前的舆论,一方面批评绿色营无产出,没有为环境改变什么,另一方面,认为大学生十几人十几天,资源,人脉等的缺乏,做不了什么。其实后者还是占舆论的主体。其实绿色营要想改变,首先必须明确绿色营的定位,只有定位明确了,一切都水到渠成。。。但是,绿色营的定位是一件很难的事。。。。
其实期望高没错,老人都希望孩子能学到点什么回来
可是期望值和小孩自身实际情况不成正比
本来就不是很了解绿色营或者说去参加绿色营的小孩压根就不了解绿色营 还偏偏想让他去参加之后回来带回来多么好的东西多么有用的东西 多么多有用的东西
不仅仅是小孩对绿色营认识不够对各方面的认识都不是很深才在协会混一年能混到什么地步啊,天才除外
还是支持中南林08届小胖说的话不支持大一的去参加全国营绿色营,最好是愿意大三留在协会的大二老人去,
老人有些能做到的新人确实做不到,说的夸张点,老人走的桥比新人走的路都多
至于救了多少生命同意你的观点
要看你怎么看待了,用心去做,什么都有意义~
我觉得大学生绿色营本来就是凭借大学生自己的力量(加上一些外界支持,这个情况不一)。做多少,改变多少,也是我们自己的力量的产出。虽然有一个投入产出比,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我们都希望投入尽可能多)。这就意味着,改变并没有期望的那么高。但是改变是必然的,也有可能是无形,或者,潜移默化的。
没有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