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组(西安大学生绿色营)】2011暑期绿色营对外招募方案
【秦岭组(西安营)对外招募方案】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是2001年为迎合中国大学生环保运动的到来,成立的致力于绿色实践和环境教育的,立足陕西本土,培养环保青年的公益组织。10年来,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帮助下,已组织10届绿色营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简称互助网络、MSC)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个致力于陕西本土的环境教育与生态保护的地区性青年环保组织。
秦岭组是互助网络下属的一个独立项目组,组织前身是“西安大学生绿色营”。互助网络成立之后,西安大学生绿色营回归其最初的职能,转化为目前的秦岭组,继续开展暑期绿色营。过去的2010年绿色营,我们成功的开展了“青木川镇金溪河垃圾调研” 、“宝鸡凤翔血铅事件调研暨纪录片拍摄” 、“佛坪大熊猫的邻居纪录片拍摄”三个暑期项目。2011年的暑假,西安大学生绿色营又将迎来新的征程。
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年的暑期绿色营,特此公布秦岭组2011年暑期绿色营招募(外地)计划。
2011年·秦岭组暑期绿色营外地志愿者招募
一、共同的组织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简称互助网络)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个致力于陕西本土的环境教育与生态保护的地区性青年环保组织。
组织愿景:让所有人(尤其是青年)关注并参与到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的宣传实践中。
组织使命:推动陕西以及周边地区青年环保力量共同参与到西部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我们坚持团结陕西地区青年的环保力量,关注并实践环保的热点问题,服务于地区青年的学习交流,努力促进陕西地区青年环保组织共同发展,履行共同的社会责任。
秦岭组是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的品牌项目,以开展环保实践,唤醒环保意识为宗旨,旨在推动和联合西安各高校环保社团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实现青年环保志愿者各项素质的提高,以促进陕西地区环保力量的共同发展。
二、共同的信仰
1、 培养大家热爱大自然的素质,培养吃苦的素质,培养民主的素质。
2、 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协作精神,感受团队力量,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与全国各地优秀营员进行交流,吸收外界的资源和信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做环保,宣传我们的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热爱环保。
三、共同的理想
秦岭组立足秦岭,深入秦岭深处,追寻自然的足迹,寻求环保的快乐,探索环保的真谛。我们能做的事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行动诣在唤醒沉睡的人们,地球母亲已经遍布伤痕,急需儿女们的呵护!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四、秦岭的足迹
历经十年,绿色营逐渐壮大,风雨十载,我们在秦岭留下了永远的足迹!
2001年-“丝绸之路”绿色寻访
我们在沟壑纵横的定西、风沙肆虐的民勤、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留下了一串串热情而坚定的足迹!
2002年-“关注天保工程,走进秦岭森林”
“寻访治沙英雄,走进陕北沙漠”
茫茫大漠,巍巍秦岭,绿色营让三十四颗年轻的心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接受沙的洗礼、山的滋润。秦岭足迹在传承!
2003年-“三队赴秦岭”
2003年,绿色的足迹走过了更多的路。陕南宁陕县、关中周至县和陕北定边县的生态考察活动,四川若尔盖湿地的草场退化、荒漠化现象进行了综合调查。
2004年-“怒江水坝展英姿”
2004年7月25日,作为WWF国际湿地使者“澜沧江—湄公河”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绿色营对云南漫湾电站水坝的生态系统和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2005年-“走进长青,体验绿色 ”
我们的足迹落在了被誉为四大国宝之一的长青自然保护区。绿色营,体验绿色,体验环保,体验人与自然的微妙,是永恒的主题!
2006年-呵护“秦岭大鲵——自然之子”
在秦岭山中,有一种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大鲵。将对孩子的爱心赋予可爱的动物——娃娃鱼!”
2007年-踏入牛背梁
在大山中,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青春年少的执着和痴狂为呵护稚嫩的绿色梦!
2008年- “梦在佛坪”
山水佛坪,寻访熊猫踪迹的梦想,深入迷踪般的光头山竹海熊猫在秦岭里的最后一片乐土……
2009年西安营
回味绵延不绝的唐络古道,体验要上太白的艰辛,感受老县城的古城韵味。我们患难与共,乐在其中!在秦岭深处,传达着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传播着我们对自然的敬意。
2010年青木川金溪河、凤翔“铅之痛”
关注“一脚踏三省,鸡鸣响三省”的青木川古镇在5.12震后重建状况,探讨当地未来发展方式。通过一部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记录血铅危害以及送去对当地孩子关注······
五、外地志愿者招募
2011年秦岭组外地招募行动开始,面向秦岭组以外进行志愿者招募。
完成报名表上的要求后请发送到志愿者报名邮箱 qinlingzu@163.com
QQ群: 145913170 秦岭组对外交流群
报名截止日期:2011年6月8日
外地营员招募安排如下:
时间(2011年) 内容 备注
5月1日至5月19日 公布交流方式。 公布QQ群。筹委联系方式。
5月20日至5月22日 公布暑期方案,济溪等各家论坛发布招募信息 联系FBG给各协会社团发布信息
5月22日至6月8日 填写报名表,申请书。组织推荐信。 报名方式
6月11日或6月12日 网络面试。 第一次选拔,全体参加。
6月13日至6月19日 考察作业。 第二次选拔,全体参加。
6月20日至6月24日 电话答辩。 第三次选拔,部分参加。
6月25日或6月26日 公布招募名单。 预计选拔比例在——本地:外地=7:4。
下面对秦岭组今年的两个项目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A.岚河流域生态文化考察项目
项目策划摘要
项目主题 考察岚河流域引水式电站建设状况,保护岚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
项目背景介绍 发源于大巴山的岚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流经岚皋和平利两县,最终在安康市汉滨区自南向北注入汉江。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岚河不仅养育了沿岸八百余里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更室是孕育了以民俗、宗教、民歌、文艺创作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数十座电站横亘在百余里的岚河干流上。引水式电站的低成本刺激着开发商的利欲,然而低成本是以更高的生态成本为代价的。一座引水式电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河流生态崩溃。引水式电站的不合理开发,岚河水大部分在暗无天日的人工隧道中流过;在丰水期,宽广的河流中只有细细的水流,而河道在冬天基本是干涸的,许多地方几近鱼虾绝迹的状况。同时拦河引水,引发了一些村庄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村民生活污水排入几近断水而失去自净能力的河道,加剧了岚河生态崩溃的趋势。
为缓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状况国家提出的南水北调规划中,汉江是其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然而汉江的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作为汉江的一级支流,和其他支流一样,岚河的命运关切着汉江的命脉。“没有水,就越来越没有文化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引起社会力量对岚河命运的关注,为岚河的未来做些积极的改变。不会到头来,“除了榨取她血液的东西,她的故事所剩无几”。
活动时间 2011年7月23日至8月4日(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提前或推后)
活动路线 西安-安康市-岚皋县城-平利县八仙镇-松牙乡-孟石岭乡-花里镇(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岚皋县城-安康-西安
活动内容概要
目标:了解岚河流域(岚皋县城-平利县八仙镇)引水式电站建设状况,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形成专业性的考察报告,作为对岚河流域生态人文状况的评估;以南宫山景区为重点,制作绿地图和自然手册,培养游客和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结合秦巴民歌,拍摄乡土文化的纪录片;进行面向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和面向当地民众的宣讲保护环境的活动;培养营员。
内容与方法:
人员分组:将全体人员分为绿地图组、纪录片组、调研组、支教组四组。
素材信息整理:按照各组的分工推测出可能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来源信息。
人物专访:对历史人物进行聊天访谈,写作访谈记录。
纪录片制作:结合秦巴民歌,寻找以乡土文化保护为主的立意,拍摄纪录片。
入户探访:分组深入当地人家中,通过聊天的形式,收集当地的人文、自然素材。
绘制绿地图:绘制出当地基本的地形、交通图,并把收集整理后的绿地图材料配图后在该图上对应标示,通过一些编辑、美工后完成一幅精美、详细的绿地图。
绿地图宣传:
将绿地图制成大幅彩喷,赠与南宫山景区,作为南宫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对外宣传展示的一种方式。
将绿地图的部分内容提供给当地旅游局,推广环保。
将本项目制作的绿地图以及相关素材的详细内容制作成网站,扩大宣传。
以绿地图和纪录片为主要内容,制作2011年项目文集。
项目产出 项目成果:绿地图、岚河流域生态人文纪录片、岚河流域生态文化考察报告、自然手册、人物专访、公共宣传等;
项目宣传:秦岭组2011年15场以上项目报告会、高校巡回图片展,项目成果网络发布与媒体宣传;
项目总结:秦岭组2011年项目文集、项目总结光盘、电子杂志等。
可行性分析 策划执行力高。西安大学生绿色营自2001年起曾经多次举办过大学生走进秦岭暑期活动,积累了大量资料,具有一定的野外活动经验和组织认同感;
人力充足,选拔机制完善。在2011年项目筹备中,我们已招募88名预备营员,均来自西安各大高校在校学生和已毕业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活动热情,积极投入;
我们已经在物质精神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自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安排有两次踩点,不断修正项目策划,使项目能够切实可行地开展;
项目内容力所能及,求真务实,摒弃空洞。成员能够利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获取的资料信息,为岚河保护项目尽职尽力;
项目吸引人。在绿地图、纪录片、公共宣传、自然手册、等活动项目中,渗透人文思想,体现自然情怀。对引导游客文明、生态地旅游良性发展,对培养当地居民热爱本土家乡,对教育当地中小学生认知自然和感悟自然,对促导社会舆论方向,均表现出积极而吸引人的作用;
支持体系的日趋完善:
6.1 政府支持。陕西省环保局、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陕西省林业厅、省妇联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对于项目的实施做了很好的铺垫;
6.2 本土NGO的大力支持。与本地著名环保NGO组织陕西省妈妈环保协会,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等有长期的联系,得到他们大力的支持;
6.3 西安高校各环保社团的支持。与西安各高校环保社团长期保持合作,后期宣传覆盖具有高校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6.4其它外省NGO团体和高校社团的支持。近年来,秦岭组积极的开展对外交流,与大学生绿色营、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会、厦门大学绿野协会、春晖公益论坛、Bring Me Hope西安俱乐部等团体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的机制。
项目预算 13095元
B.“生命线的脉络”
——西安黑河水源地生态现状调查及库区移民探访
项目策划摘要
活动组织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秦岭组
活动时间 2011年7月22日至8月5日
活动路线 西安→ 周至县→马召镇 (武家庄村)陈河乡→小王涧(万顺佳村)→狐狸沟口→厚畛子镇→太白→西安
活动主题 调查黑河水源地生态现状及探访移民搬迁工程;多途径宣传保护黑河水源地
活动背景介绍
西安黑河水源地主要位于西安周至县,系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 整个流域位于秦岭山区,其发源于秦岭山系主峰太白山区南麓,是渭河的一级支流。黑河水源地为西安城区的饮用水主水源,被誉为西安的“生命线”。为西安年供水量3.05亿 m³,占到西安整个城市供水量的70%以上,保护黑河水源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黑河水源地面临多种污染威胁。例如:库区农家乐排污;违法采矿;农业面污染等对黑河饮用水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面对现在黑河水源地的污染威胁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一项为彻底消除人类活动污染的“库区移民搬迁工程”正在进行中。
活动内容概要 本次活动从大学生角度出发,针对黑河水源地的污染、水资源现状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调查;在当地展开公共互动参与的环保宣传活动;探访移民工程,同时展开专题纪录片,儿童环境教育、绿色水系图绘制及河道旁垃圾桶树立等活动。结合类似治理工程(丹江口)撰写调研报告提交相关单位作为参考资料,借助高校巡回报告会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黑河,珍惜水资源,参与到保护黑河水源地的行列中来。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帮助当地的居民及黑河水源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活动主要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考察黑河水源地污染现状、简单水资源调查,作为相关单位的参考资料。
多方调查黑河移民搬迁的动态,了解库区人民对移民工程的态度及期望,起到政府与民众的辅助沟通桥梁。
借助该报告会及媒体的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黑河,珍惜水资源,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监督作用。成为保护水资源的推动力。
培养参与者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他们形成良好深远影 响,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活动产出
项目成果:《黑河绿色水系地图》、调研报告与人物专访、纪录片、公共宣传、秦岭组2011年项目文集、自然手册、项目总结光盘、电子杂志、环教案例等
项目宣传:秦岭组2011年13场以上项目报告会、高校巡回图片展,网络宣传
项目创新性
一、项目系统性和长期性。计划用5年时间从学生的角度考察对西安周边的山河(古有“八水绕长安”)污染现状、简单水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作为相关单位的参考资料。
二、高校巡回图片展及报告会。后期计划组织13场高校图片展及报告会,推广项目。
三、广泛的网络宣传。制作活动纪录片及活动信息发布到各种网平台络宣传。
四、儿童环境教育。丰富其假期生活,拓宽视野,形成长期有益影响
五、选拔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参与者地域广泛性,扩大影响范围,将此次活动的影响带到各地。
六、以后可通过回访形式继续关注黑河水源地的状态。
活动预算 10310元
秦岭组对外交流群:qq群145913170
秦岭组筹备团队(部分)联系方式
姓名 电话 QQ
冀斌辉 15877659872 364215813
刘明翔 13110490232 459849166
刘亮 15319739832 1172099703
陈金明 15202997531 505214663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秦岭组
2011年5月
秦岭组V5, 顶一个!! 加油↖(^ω^)↗ 十三带队哈!支持一下! 报名表难度有点大的说 持续关注 师兄三文鱼。。。O(∩_∩)O哈哈~ 我是豌豆~ 我等急死了,以为没有陕西的了。我得加油啊。决定来你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