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1楼朴犷者于2011-05-31 08:32发表的:
我来看看都有谁掺了个加
绿色龙江?绿色吉林?晋青?GSF?陕西互助网?两个江青?上海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绿驼铃?绿色浙江?武汉绿色基金?安徽大学生绿色论坛?天津高校环保联盟?济南高校环保联盟?绿色潇湘?GreenSOS?重青?贵州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广西绿盟?绿色昆明?广东绿点?
才26个参会名额,哪够呢 images/back.gif
公费才15个,需要的是突破不是开大会
引用第14楼吹走眼中的沙于2011-05-31 09:32发表的:
我在想,参加了,又有个什么用呢!?地区性组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成长啊,都只有一个规律,一个人的追求与执着,换来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坚持的结果,坚持量变的积累会达成质变!哪有那么好去讨论其他的,其他的全是浮云,彻底的浮云能。
当然可以更好的心态就是做做基本的事情,不要想多了。 images/back.gif
在适当的时候,当成熟了,那么就是吴老板开始支持专职了维系团队了,但是各家组织的发展有各自的特色,所以,我对青年组织的定位是,能推动本地高校的发展及信息交流平台,适当参与一些本地环境问题,积累社会资源,时机成熟,GGF如果去支持下,那么一个新的草根就起来了,后面就是维持团队等等,相当于青年组织是草根的摇篮,也是草根NGO人才锻炼的地方
引用第16楼伊枫于2011-05-31 10:25发表的 回 14楼(吹走眼中的沙) 的帖子 :
一个人的坚持需要有很多的支持 images/back.gif
很多的支持,那是很次要的!
支持不是别人给的,肯定是自己争取的,只有你自己能想,能做,才会有收获。
呵呵,刘丹,我实话我很不看好你个人在环境领域的前景(我的个人直觉吧),如果你能在江西这个区域性组织呆三年,当然是全职,这个机构可能会走上一点正轨吧。
你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吗?
客观来说江西是需要你和你的组织的存在的,虽然现在做的事情还没有什么价值,当然你也应该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方向,但可以说还做得远远不够。
鄱阳湖去了多次了,天下溪在鄱阳湖也做了多年项目,还是很有感情的。
我还是想再多句嘴:想要有成就,只有坚持方向,集中资源、精力做一两件事情,你没有能力去想其他的,也不应该现在去想。
引用第22楼吹走眼中的沙于2011-05-31 11:15发表的 Re:回 14楼(吹走眼中的沙) 的帖子 :
很多的支持,那是很次要的!
支持不是别人给的,肯定是自己争取的,只有你自己能想,能做,才会有收获。
呵呵,刘丹,我实话我很不看好你个人在环境领域的前景(我的个人直觉吧),如果你能在江西这个区域性组织呆三年,当然是全职,这个机构可能会走上一点正轨吧。
....... images/back.gif
三火说的对,想做大要坚持,如果没有专职的话,那么就给下面自己玩吧,再寻找合适的时机,但是我还是认为,投入总是有回报的,低薪往往对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只是一个积累过程的必要阶段,料有了,还怕没有结果吗
引用第21楼天使之痕于2011-05-31 11:09发表的:
在适当的时候,当成熟了,那么就是吴老板开始支持专职了维系团队了,但是各家组织的发展有各自的特色,所以,我对青年组织的定位是,能推动本地高校的发展及信息交流平台,适当参与一些本地环境问题,积累社会资源,时机成熟,GGF如果去支持下,那么一个新的草根就起来了,后面就是维持团队等等,相当于青年组织是草根的摇篮,也是草根NGO人才锻炼的地方 images/back.gif
不可否认你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我的认为是对于学生层面够用了,也可能很好。
想做成NGO,或者真正推动一些环境改变,这个只是点而已。
吴老板是不想花钱在学生身上的,要是青年环境组织的定位是以学生为主体,想必也最多支持个1.2年,给个小钱吧。
所谓的青年,也都是从学生出来的,如果不支持学生活动,那很多事情就成了无本之末了,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能够被影响,将来他受到的影响是不能用来量化的
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
引用第11楼朴犷者于2011-05-31 08:32发表的:
我来看看都有谁掺了个加
绿色龙江?绿色吉林?晋青?GSF?陕西互助网?两个江青?上海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绿驼铃?绿色浙江?武汉绿色基金?安徽大学生绿色论坛?天津高校环保联盟?济南高校环保联盟?绿色潇湘?GreenSOS?重青?贵州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广西绿盟?绿色昆明?广东绿点?
才26个参会名额,哪够呢 images/back.gif
绿驼铃,绿色浙江,绿色潇湘,绿色昆明,广东绿点、绿色龙江这些机构都已经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了,这个“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已经被打上了以学生为基础的烙印,已经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他们更推崇志愿者服务的色彩,无论学生群体还是社会人士。
当初湖南绿色联盟的解散我一直觉得是很正确的事情,学生社团已经走过了“抱团取暖”的时代,现在是进入发展空间异常宽广、形式浮躁多样、个性需求凸显、资源获取优胜劣汰的多维状况。
当然其他地区也许会不一样。
引用第24楼吹走眼中的沙于2011-05-31 11:20发表的:
不可否认你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我的认为是对于学生层面够用了,也可能很好。
想做成NGO,或者真正推动一些环境改变,这个只是点而已。
吴老板说不想花钱在学生身上的,要是青年环境组织的定位是以学生为主体,想必也最多支持个1.2年吧。 images/back.gif
青年组织的最好模式我觉得是效仿八旗,战为兵,闲为农,各地其所,当然这个只是局限于学生团队,做成NGO还是要正规的
我想包括“绿石环境行动网络”也不再标榜自己是地区性青年组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