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时 发表于 2012-6-16 10:08:36

有时过于急于求成,便失去了原来的本真罢。

水20103674 发表于 2012-6-22 23:22:37

绿色营还是有不错的!

寒石 发表于 2012-6-30 23:15:37

同意你所说的“现在的绿色营目的不纯粹,目标不明确,浮浮躁躁,这个是个典型案例。”
但是不认可“看来绿色营已经成了毒瘤。”
慢慢有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总是一件好事。总得慢慢规范起来。极端了可不行。

梅子董 发表于 2012-7-3 18:25:44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

冰冰冰冰冰 发表于 2012-8-18 20:38:40

和这篇文章相见恨晚啊。
感觉,可能还是有很多人对于绿色营其实想要收获的东西并不多。没有宏观地去看待过。但是一点一点的收获都很珍惜。楼主说的是应该引人思考的。
只是,说绿色营是毒瘤,不能认可。
不是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可以拥有那么崇高的定位。而且,绿色营是一个大群体。
我们希望它好。它只是不够完美。它的一些幌子可能太冠冕堂皇。不过,很希望楼主提到的这些,能逐渐得到改变。

夏微凉 发表于 2012-9-5 09:48:31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

张小强 发表于 2013-4-15 13:01:42

绿色营真的变味了吗?

无头青年 发表于 2013-4-25 22:00:40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滚进来了,很可惜是去年的帖子,不然可以和楼主交流交流。
文章我看了两遍,第一遍大概扫了一下,没怎么仔细看。等一边看完,觉得有些东西还是想谈谈,不过不敢对楼主的东西妄加评论,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正文和下面的一些评论。
我也参加过一次营,是由福建营的营员走出来后办得,比福建营小,做的是湿地保育这块。所以还算有资格参与讨论吧。
1.“现在的绿色营目的不纯粹,目标不明确,浮浮躁躁,这个是个典型案例,看来绿色营已经成了毒瘤。”有个问题,现在全国出现了各种营,这种模式是唐锡阳老师他们的绿色营发展起来的。好像大家对于这类东西,都统称绿色营,不论赞扬还是批评,全带上绿色营这顶帽子。反正这三个字也没有版权,用着舒服就用呗。不过我想,绿色营就是绿色营,它没有第二个。他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有自己的一些精神成果。关于绿色营,唐锡阳老师(加老师这两个字显得有些矫情,不过这个人配得上)有本书《绿色营》楼主可以去看看,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文字是真诚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回避。这种模式自由度很大,各个营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观点。应该分清楚,否则对于不是很了解的人,会有误解。
2“.我们再来看看实际的效果,从根本上来看美名其曰“交流促进”的东西只是个虚名,一次绿色营的过程中谈论社团发展等等都是没有建立在案例准备、分析讨论、经验总结、规划改变的基础上,都只是要么来个社团介绍,要么都是私下三五个人的聊天谈论,都不上厅堂的东西。”这个我赞同,但是社团交流还是要做,毕竟现在很多营的营员都是来自高校环保社团。至于更好的交流,还需要探索。这不仅需要筹委的安排。一场好的交流,需要参与的每个人的努力。有来有往,才是“交流”,提前没做好功课,交流也就变得很空洞。
3.“我不明白,我也不爱环保,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不要来爱环保,感性的东西往往让人偏激。环境保护本就是个科学范畴的东西,科学是什么东西?呵呵。真不希望绿色营只是情感的摇篮。”环境保护还不仅仅是科学范围的东西,如果是,那么环保就只是科学家的事,跟其它人没关系,但是这个推论显然不成立。每个生命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并且,它不但是科技的问题,它涉及哲学,文学,每个人的生态观,等等,不是我故作高深,事实如此。“天人合一”什么的我不懂,但是得让每个人都知道。当然,环保不是拿来爱的,很多人说爱环保爱环保,但是有几个真正做到?大话谁都会说。环保更应该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的常态。如果一个营,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价值观,培养几个真正“环保”的人,那这个营就是值得肯定的!绿色营(我说的是唐锡阳老师那个。)办了十年,从里面出来的人,很多真的把环保当成了终身事业在做,他们的道路不同,但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就我接触过的一些很优秀的,做环保的组织,就有一些是由绿色营里走出来的人创造的的。。而对于其他的各种营,我知道的,至少营员们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对于环保社团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为日后的社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完了完了,受毒害太深,官话听多,连人话都不会说了。)情感交流只是这种模式(不想用绿色营这三个字概括,虽然那很便利。)中的一块,跟一群人生活十多天,每天一起做事,一起谈论各种话题而不仅仅是闲聊天。这样的机会不多。抛开别的不说,我还是挺喜欢这块的。感性有时候确实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这个我同意。
4.“你欺骗了这些关注环境保护的广大民众的心,当调查中那些民众的也许期望的眼神在你们面前就什么都不是;那些满怀信心的大学生看到你这个伟大计划,满腔热血想要投入就这样被击溃。”你说的这个我太有感触了!我们也做过调研,挨家挨户去向村民了解情况,当地环境污染问题深而且久远,他们完全把我们当救星,不断跟我们诉苦。我感到很惶恐,只能不断地对他们说,我们只是学生,跟你们一样的普通老百姓,不过只要是能做的我们会做的。我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我告诉村民们如果上方政府这条路行不通的话(他们主要问题是水污染太严重,上游很多的印染厂,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我们去时,整条河又黑又丑,村民们还说,那些工厂通常是晚上才偷偷排放污水,半夜时河水的情景更吓人。当地官商勾结,政府根本不管他们,这种情况延续了二十几年。)应该可以尝试用网络的力量,让网友把目光集中到这里,制造舆论压力。当然我也没尝试过,当时也只想到了这个。而虚伪的是,我当时明明没有想过要为他们办什么实事,也知道自己根本办不了什么,但还是一脸“大义凌然”地听完他们不断重复的那些话。毕竟我们是带着一群人出去外面,不论是对于营员,还是对于参与我们活动的社会大众,都应该负责任点,想清楚了,才开始做,而不是一拍脑袋,提一个战略性议题,然后拉一群人就冲出去了。至于你说扼杀了营员的热情,我倒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大家热情太高涨,而是太没热情了。我也是个缺乏对生活热爱的人,所以明白这是件不好的事,我们更应该试着唤起大家的热情,不单是环保的热情,更是作为一个学生的热情。如果有谁知道有这样的营,拜托一定告诉我。做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地提出意见,而不是“因为我要办一个营,一个营里应该安排一次调研。”而调研。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形式主义害死人啊。。。
5.“我不明白意见就是不同的见解,我提了就变成了践踏,在想是否是你没有道德,这样去中伤异己,要去用道德的标签封住异己的嘴巴。”道德标签什么的,我实在不想提,像手术刀解剖一样,把人的心一刀一刀剖开看看,太残酷了,我这人心比较软。不过我也想说一句,最开始的时候有人给别人贴道德标签来保护自己,后来明眼人指了出来,于是有了“道德标签”这个词,再后来又有人,动不动就说别人在拿道德要挟他。所以,不要给别人贴“道德”这张标签,也不要轻易给别人贴“你在给我贴道德标签”这张标签。。。意见不同咱们可以争论,只要咱们俩说的是同一件事就行了。

韩寒的《独唱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读物,韩寒拿它做了许多有趣的尝试,看到他们在书中的那些设想,真让人期待,只可惜《独唱团》办了一期就办不下去了。那群编辑们倒是看得开,并不觉得可惜,也不觉得他们的努力白费了什么的。同样对于绿色营以及那些各种营,就算办不下去了又如何?这没什么,并不意味着失败和结束,只是我们做的一次尝试而已,“就算我们的理想失败了,也不能证明我们是错的。”就是这样。
饿。。不小心谈到失败去了。算啦。。更多的就不谈了。我越来越觉得,言语的力量太轻了,希望自己少说话,少说废话。言语跟别的东西一样,说多了就廉价了。

gv_cumtb 发表于 2014-3-17 20:44:40

区区几个大学生能做什么,楼主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纸鸢 发表于 2014-5-17 23:19:00

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今晚又想到很多东西,好贴啊!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营啊!伤不起,为了您,多少人被“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