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图在论坛里那个叫什么奶爸哪儿看到过,那家伙拍的蛮有感觉的。
人家可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哈哈哈~~百合妹子肯定偷笑去了
不过,水雉真美。
有点小可惜,这次没有看到棉凫,不过听说它们一直在那儿生活着,我们那天天气不大好,沿湿地走了一整圈也没有发现踪影,
关于棉凫的一些资料:
棉凫可算是世界上最细小的水鸟,只重160克及长26厘米。它们的羽毛主
要呈白色。鸟喙短而像鹅的喙,底部较深。
棉凫一般都不会迁徙,但在潮湿的季节会分散开来。生活在中国的棉凫则会向南方迁徙。它们在树穴中筑巢,每次产8-15颗蛋。棉凫在亚洲很是普遍,但在澳大利亚的数量则似乎在逐步下降。棉凫一般生活在湖泊、雨水沟等。由于棉凫较为温驯,所以很多时都会生活在人类附近。
特征:体小(30厘米)的深绿及白色鸭。雄鸟:头顶、颈带、背、两翼及尾皆黑而带绿色;体羽余部近白。飞行时白
色翼斑明显。雌鸟:棕褐色取代闪光黑色,皮黄色取代白色;有暗褐色过眼纹;无白色翼斑。
虹膜-红色(雄鸟),深色(雌鸟);嘴-近灰;脚-灰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轻柔悦耳的kar kar kar wark啭鸣,数度一节,也有轻音的kwak声。
体形如鸽;嘴形似鹅,嘴基部高,向前渐狭;雄鸟:额和头顶黑褐色,前额具一白点;颈的基部有一黑色领环,头和颈的余部均白;上体黑褐色,有金属闪光;初级飞羽中部白色,形成显著翼镜;尾上覆羽白,密杂以虫蠹状细斑;尾暗褐;羽端浅棕;下体除上述的黑色领环和褐色的尾下覆羽以外纯白。雌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黑色部分无金属闪亮,颈无领环,翅上无翼镜,尾下覆羽不是褐色;两眼贯以黑褐色粗纹;头与颈的白色满布以褐色细纹,两胁白而具较粗的褐斑。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
分布状况:繁殖于长江及西江流域、华南及东南部沿海,包括海南岛及云南西南部。台湾及河北北部有迷鸟记录。
常活动于多水草的池塘、河道、水坑或稻田。营巢于树上洞穴,常栖于高树 .
平时栖息在河川、湖泊、池塘、沼泽内,尤喜在有荷花的水域里活动。杂食性,以植物为主。6~8月繁殖。在近水的树洞里营巢。卵纯白,大小45×32毫米。
列入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保护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棉凫在中国数量稀少,要采取加强湿地管理、繁殖期禁止猎捕和捡蛋等措施,予以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图片来自于鸟网,作者为湖南鸟友"秋葭",详情请见下贴:
南风起处又新颜--棉凫记录(鸟网的关于湖南棉凫的发现贴) 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83455-2.aspx#1466638
这几年,华中地区记录的棉凫越来越多,说明看鸟的人多了。
很棒
如果是自己拍的就好了
引用第16楼吹走眼中的沙于2011-07-02 15:48发表的:
如果是自己拍的就好了 images/back.gif
是啊!
如果是自己拍的就好了!
可是目前条件不充许啊!不过看到别人拍得好的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这个棉凫的拍摄者因为发现了棉凫,被湖南拍鸟圈子的人赞为"湖南第一鸟人"呢!
呵呵,好像还是位女士
引用第17楼小葛于2011-07-02 19:31发表的:
是啊!
如果是自己拍的就好了!
可是目前条件不充许啊!不过看到别人拍得好的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这个棉凫的拍摄者因为发现了棉凫,被湖南拍鸟圈子的人赞为"湖南第一鸟人"呢!
....... images/back.gif
你们也是可以的,只有持续的努力和认真的做事情
棉凫没见过,好记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