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新闻
【2011年7月9日,陕北靖边讯】今天是“三校寄情谊,绿色行漠北”社会实践队开展正式活动的第一天。队员破冰行动、站点四周环境考察、团队团结训练都逐项开始。上午早饭后,队员们郑重其事地穿戴好装备,准备走进林区,观察“一棵树”站点的治理景观。
道路被一片疏松的黄沙掩盖,踩在上头脚掌微陷,队员往往一脚深一脚浅,黄沙不断钻入鞋中。沙漠草木生长并无定则,沙枣、沙柳、白杨、新疆杨交织互补,各种沙漠草类在路上,在路旁肆意地发芽,抽叶。这是因为采用了围沙的办法,用较大树的树苗将沙漠分裂开,于是每个沙圈内部就会自行繁衍,逐步形成一个个较完善的生态系统。
队员渐渐远离营地,目的是林区最高点。走了大概20分钟,路已悄然消失了,只能在一丛一簇的野草间艰难前进。不时还要翻越一些矮坡,跃过一些小沟。
所谓的最高点,是一座稍高的小山丘,顶上四望,远处的营地隐隐可见。虽是最高点,视野开阔,而地平线上仍是郁郁的树木,很难想像在二十五年前,仅仅在基地成活着一棵树。
回到基地,大家观看了根据牛玉琴阿姨事迹改编的电影《一棵树》。电影真实再现了牛玉琴阿姨治沙的艰苦历程,朴素深情,让人为之动容。
晚上,实践队开始分享感受。来到沙漠两天,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情,与会者畅所欲言,展开辩论,从不同的角度述说了对陕北沙漠问题的看法。
第一天的实践生活,可以说紧张而有趣。实践人员们干了农活,也在行走过沙地,看过影片,也讨论了问题,我们看到,陕北的沙漠治理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在靖边县已经做到防风固沙,保证农业生产的目的。但是从一天的行程来看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有待补充的地方,比如现代化程度的低下,产业发展模式的单一,都是可以进一步思考改进的问题。
此日志来自手机Qzone!手机访问z.qq.com,随时随地记录我心情!本服务完全免费 占个沙发以后继续看你的新闻哦不你们的新闻嘿嘿 既然占了就多占几个吧 新闻不容错误,沙漠很向往,你们好好努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