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注“江豚的微笑”
大学生关注“江豚的微笑”来源:长江日报作者:高宝燕
本报联手两大基金会发出保护长江濒危动物的集结号后,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14日,武汉纺织大学绿色营的20多名大学生集体报名参加此次保护长江江豚志愿者活动。绿色营的胡晓蒙、张伟同学郑重地递交了他们刚刚结束的江豚考察活动报告。
同学们说,和江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他们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长江里可爱的精灵。“江豚睡觉吗?……”绿色营的同学们在石首江豚国家级保护区,好奇地问保护区工作人员。当看到可爱的江豚“天天”、“鹅鹅”、“洲洲”吃下大家手里的鱼食后,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
武汉纺织大学绿色营的同学们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湿地使者行动队之一,走访了当地渔民,了解长江内水质、周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收集了一些有关湿地环境调查的数据。渔民兴致勃勃地讲述他们与江豚间难忘的故事,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守护江豚的责任。 上海媒体接力找“爱豚女孩”
作者:高宝燕
本报12日刊发的“爱豚女孩叫陈婷”,寻找一位身患残疾却为江豚捐款的上海女孩陈婷的故事,得到上海媒体的关注。
14日,上海《新民晚报》社会新闻版刊发了“善良的‘江豚女孩’,你在哪里?”的消息,上海电视台也连线本报记者和武汉白豚基金会陈道权高工。上海日报的记者还专程走访陈婷留下的地址:上海市控江路1200弄32号。得到的消息是陈婷多年前曾租住于此,现在不知搬家到何处。
武汉纺大绿色营的同学们写下“心系江豚命运,营造生命绿洲”的倡议,画出心目中可爱的江豚,抒发自己对江豚的美好祝福 上海高中生报名保护江豚
愿无偿转让“护套型螺旋桨”发明
作者:高宝燕
“现在白豚没了,快想办法保住江豚啊!我们愿意无偿转让发明,请贵报帮找到生产厂家。”14日,上海中学高二学生朱天宜和爷爷一同报名参加保护江豚志愿者活动,还向我们提交了朱天宜的发明:保护长江白豚、江豚和中华鲟的“护套型螺旋桨”,并附上一份上海市第21届优秀发明三等奖的证书。
朱天宜在来信中写道:长江大型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除了渔民误捕、污染因素外,主要是过往船只螺旋桨的杀伤。曾经在网上看到江豚被螺旋桨打烂的样子,很揪心,于是想到在船底做一根管状的护套把螺旋桨包住,前端有个半圆状的网格,可以挡住水生动物的靠近。护套底部还分成左右两片,如果遇到水草和杂物纠缠,它像蚌壳一样自由开启及时清理。
朱天宜特意让记者转告,他愿意无偿转让这项发明。
用于保护长江三宝的护套型螺旋桨(左),护套前端有个半圆状网格(右)。 保护江豚的故事挺感人的 保护江豚你们一定能做好 触动ING 给力呀~ 顶起!江豚江豚,我们需要你! 保护江豚!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