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的人哪儿都有,所以记录中心的作用就是收集大家在各地的记录,共更多的人交流和使用。我很不理解这么一个全国性的大活动,为什么不提交记录中心,记录中心对数据版权的使用也有保护,不用担心别人窃取劳动成果。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鸟又是到处飞的,数据封闭成一块一块的,没什么意思。
呵呵我的意思是先发到济溪上面供大家讨论与审核后,再由我或者高山统一发到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希望大家不仅观鸟,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交流观鸟的经验,并分享发现鸟类的乐趣。记录最后的审核与上传到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工作可能由我们人员负责,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发一次。 “举办“中国大学校园观鸟排行”活动的倡议
原文: 转载自中国观鸟网
全国观鸟组织联席会
关于举办“中国大学校园观鸟排行”活动的倡议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大学校园折射出大学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学术理念,具有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育人作用。在现代生态学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大学校园又被赋予了环境教育的新理念。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指示物,它们的状况能客观地反映出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举行校园观鸟统计活动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大学的环境教育,同时也为校园建设评估增添一项量化指标,促进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
大学生--神圣文化殿堂前飞舞的精灵,请在追求真理与智慧的穿梭中放慢脚步,留意一下与你朝夕相伴的鸟儿的倩影,倾听它们美妙的歌唱,轻松地体验一下大学校园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感受校园观鸟欢乐之余,请提交你的观鸟记录,支持这项有益的活动。
活动内容:在大学校园内(大学院校连片校区,非连片分校区另立名称,联片大学城作为一个单位)进行全年性野生鸟类观察,观察人次数不限,要求把每次观鸟纪录提交《中国观鸟纪录中心》,各地观鸟会可协助进行观察。
排行办法:以《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审核通过的观鸟记录为基础,由计算机自动统计自2002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创立以来,各大学校园内观察到的野生鸟类种的数量以及当年在大学校园内观察到的野生鸟类种的数量。每年五月以排行榜的形式公布这两项排行统计结果。
发布媒体:中国观鸟网(www.cbw.org.cn)和《中国鸟类观察》杂志。欢迎转载。
专业技术指导: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
数据支持:赵峻峰《中国观鸟纪录中心》(http://www.cnbirder.com/Default.asp)
活动策划:全国观鸟组织联席会
活动承办:北京观鸟会(筹)
相关咨询:中国观鸟网
2006年12月23日”
我信息比较不灵通,据说中国观鸟组织联席会议很早就开始高校鸟类的调查工作,我今天才听说。。。。项目有些重叠的感觉。。。 全国高校鸟类的调查工作好像全国观鸟组织联席会议在2003年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可能是我自己的信息不大灵通吧,一直都没有听说过。
今天才不小心看到,不过,我们的工作重心与他们的有点区别,我们旨在协助更多的高校环保社团开展观鸟护鸟工作,而不是调查鸟类种类的多少。
观鸟只是一个过程,观得多不一定就比较强,呵呵大家尽力去学习,最重要的是走进自然的一种心境,希望大家都能够从观鸟中去认识自然,去喜爱自然,去保护自然。。。。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希望更多的组织可以去做观鸟工作,一起为保护鸟类工作而努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