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绿舟 发表于 2011-8-3 09:32:19

2011湿地使者武大绿舟:白鱀豚馆之旅(08-02)

白鱀豚馆之旅:终于亲眼见到了江豚——记武大绿舟环保协会湿地使者行动第二日



今年湿地使者行动的主题是“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可是由于长江武汉江段已鲜少有发现江豚的记录,对于在武汉进行活动的武大绿舟环保协会来说,能亲眼见到活江豚成了一件梦寐以求的心愿。8月2日,武大绿舟环保协会的湿地使者们终于来到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与江豚有了亲密的接触。
上午9时,湿地使者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抵达白鱀豚馆。郝玉江博士对湿地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带领一行人来到会议室进行访谈。在会议室中,正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梅志刚研究员以及曾就读于武大生科院的董黎君老师为队员们详细解答了有关江豚的一系列问题。据梅老师介绍,由于人工制造的环境条件有限,为了使江豚生存的环境更丰富,现在馆里的江豚正在接受一些简单的训练。梅老师还讲解了江豚是如何哺乳、如何探测江豚数量等知识。对于江豚的保护方法,梅老师认为在现在的条件下迁地保护是最好的方法,能够使种群处于较好的状态,且可行性高;人工繁殖便于科研,成功率高,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本应是最好的办法的原地保护,由于长江现状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可行性比较低。梅老师还提到,过去在白鱀豚保护过程中,我们错过了保护的最佳时期,而如今现在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保护江豚需要社会和科学的结合,江豚是很脆弱的物种,环境稍微变化就会导致物种很大的变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保护江豚,不让江豚步入白鱀豚的后尘。现在的渔民们很缺乏保护江豚的相应知识,不能正确处理受伤的或者死亡的江豚,梅老师希望湿地使者们在接下来的调研宣传活动中能向渔民们传播出这些知识。

(老师们正在讲解江豚的有关知识)
接下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湿地使者们来到白鱀豚馆的标本馆参观。标本馆里有多只江豚标本,各时期江豚胎儿、江豚内脏的标本一应俱全。除此之外,馆内还有白鱀豚“琪琪”、大鲵、中华鲟等珍稀动物的标本。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也到了江豚们进食的时候,终于可以亲眼见到江豚了,湿地使者们表现得十分兴奋。工作人员们叮嘱,为了不影响江豚的生活,在观察时一定要保持安静,江豚比较胆小,不能离池太近,相机不能使用闪关灯。在经过脚步消毒之后湿地使者们来到江豚们生活的水池旁,见到了十分可爱的江豚,同时也有幸观察到了投喂江豚的过程。饲养员们拍拍池壁,把手放在水面上方约10厘米处,聪明的江豚们就会伸出头来顶顶饲养员的手,饲养员便喂江豚小鱼吃。看到江豚们在水里嬉戏,出来换气时偶尔还会喷出很小的水柱,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湿地使者们无一不感到兴奋与欣慰。

(江豚骨架)
(工作人员正在给江豚喂食)
(憨态可掬的江豚)
最后,郝玉江博士、梅老师以及董老师与绿舟的湿地使者们一起合影留恋,并表示欢迎湿地使者们的再次访问。

superli 发表于 2011-8-10 16:20:57

江豚宝宝好可爱

来来往往 发表于 2011-8-17 08:00:54

好可爱的豚豚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湿地使者武大绿舟:白鱀豚馆之旅(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