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这样筹委们就不用那么费心了,说着容易啊,做着难。筹委也很不容易啊
我知道筹委的不容易,其实我的意思是,视野开阔了筹委就有更多的主题来选择,这样确定主题时会相对容易一些,至于选定项目后的工作,无论如何是不容易的。筹委们辛苦了
额,不能写到一个上吗?看得纠结。。。不看了
后面的可以写在一块儿。其实我是随性写的,就没有写一起
想法还是很好的,在绿色营还是蛮有收获的
接着说绿色营,在出营期间,每天也都是安排的满满的,现在想来不外乎是调研考察、环保宣传、每晚例会。
调研考察方面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根据项目的主题来选拔营员,比如项目主要是考察,那么选拔的营员就应当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高年级的大学生和一些社会其他阶层的专业人士(这个在现在看来是有点困难),这样才能保证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考察成果的分量。如果是以学习交流为主,那么所选拔的营员就可以是任何的大学生,这样能更好的促进交流的效果。其实说的这些都是前面讲过的专业化问题,也是我关于团队建设的一点想法,稍候再谈。
环保宣传方面,环宣的节目可以在平常就由协会的环教组确定好,节目要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还要兼顾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做到浅显易懂,这些节目在出营前的集训期间就一定要排练好,最好预演一次,出营后就不必再花时间来准备了,节省的时间用来调研考察是最好的。
每晚例会主要是总结当天的活动并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及行程,还加入了感恩环节、八一八等,即使这样,不少营员在开会时还是晕晕乎乎,心不在开会上,我想,这是个大的问题。我的感觉是,若有条件,其实我们晚上也可以出去到广场上或某个人多的地方做做调研,毕竟夏天的晚上还是有好多人会出去纳凉的(当然要注意安全),此外,有条件的地方是不是可以体验一下自然,还有,是不是可以固定在晚上的某个时间来写写日记写写新闻稿(感觉我参加的绿色营对日记的要求就不太重视,其实日记是很重要的),白天忙着调研晚上做个团队游戏我想是个很美妙的事情吧,还有,其实每天晚上可以确定一个主题来让大家讨论,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喜欢的某个歌手某个演员,喜爱的某本书某句话,当然绿色营的历史啦更是必须的。对于行程方面,其实在出营前就该让大家都了解了,在出营后若有变动,可以另行通知。对于讨论,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对待,越是激烈的讨论越有利于绿色营的发展,没有碰撞不是绿色营,没有矛盾也不是绿色营。
我对团队构建的想法。可以根据需要来配置有不同擅长的营员,比如要环教,就从环教组来选拔两个营员,要自然体验,就要从观鸟组、植物组还有湿地组各选一名,要宣传就要从宣传部选一两名,还有要融合团队,就可以从培训组选两名,还有做项目,就可以从项目组选五六名,再加上几位队长,一个团队基本就成型了,在营期的时候,这些有长处的营员就可以分别带领大家活动,而其他营员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有一个问题,我很希望看到一些大三大四的人带队的,哪怕不是队长,是领队跟队都好,或者不能全程跟队,跟上几天也好,毕竟他们更有经验,给我们的帮助也许会更大。这就又涉及到一个提前培训的问题,平常协会要做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就可以逐渐培养具有绿色营技能的人才,为后期的绿色营做好充足的准备,毕竟绿色营是好多协会对外宣传或交流的窗口
最后再把零零星星的一些想法也写出来吧。
关于绿色营的收获:收获了一个团队的友谊,灵魂得到的净化与成长。这是个人方面的,再大一层次的是,我们的绿色营是否起到了引导关注的作用。
绿色营给我的启发:坚持,学习,实践,交流,反思
怎样才算合格的绿色营营员:我认为首先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其次真正了解所参加绿色营的主题与目的(不少人经常是为了活动而做活动,到最后把本来的目的都忘了),最后,有一颗环保的心,在绿色营结束后也经常关注环保。
这么长的帖子,自己的思考性的东西,都留着后面才体现,让人很难发现,所以发帖需要注意,帖子注意编辑,采用不同颜色和字体进行区别,更好看,也更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