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fodshen 发表于 2012-1-13 11:42:35

年级越高兴趣越少 别让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作者:刘元聪

上世纪80年代,作家三毛曾邀孩子去看海,领略自然的美。结果孩子们一路上专注于游戏机,对海毫无感觉。当时,三毛叫这些孩子“塑料儿童”。
你家孩子每天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有多少?他们喜欢室外,还是更爱“宅”在家里?他们是否害怕小动物?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城市儿童跟自然界越来越疏离,正在成为“自然缺失症”儿童。


【表现】
爱生物,爱概念上的生物
10岁的孩子晶晶(化名)站在一棵大树下。省实验小学科学课老师徐莉问她,这是什么树?晶晶懵懂地摇摇头。
然而徐莉清楚地记得,就在一周前,晶晶上课时还告诉老师:“我最喜欢的树就是松树,挺拔、高大。树叶是针尖形状的。”
然而,晶晶现在就站在松树树下。她却浑然不知,自己跟前的就是她“最爱”的树种。
“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徐莉说。每一次在课堂上提问:“大家最爱什么花?什么树?什么动物?”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回答:“我喜欢小兔子!”“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鸟!”
但事实却不尽相同。“说最爱小狗的孩子,见到小狗就尖叫;说喜欢小兔子的孩子,甚至从未见过兔子。还有好多孩子说喜欢小鸟,但在他们看来,世上的鸟只有两种:小鸟叫麻雀,大鸟叫鸽子。”
多年的教课经验,接触过很多孩子,徐莉真切发现,孩子大多热爱大自然,但几乎源于科普书籍和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停留在概念中。一旦真正接触,孩子会被吓到。

见到“毛绒绒”就吓哭
走在野外,亲近大自然,其他孩子都表现得十分兴奋,唯独五年级孩子优优(化名)表情痛苦。一只小鸟停在附近,她哇哇大叫,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
平日里的优优很乖巧,很喜欢说话,行径与其他孩子没有两样。唯一的不同,便是害怕大自然,讨厌小动物。
“妈妈说,小动物特别脏,养植物的土也很脏。”也许是家长灌输的观念,已经五年级的优优对小动物有种与生俱来的“敌意”,特别恐惧长毛的动物,鸡鸭、猫狗、小鸟都是孩子眼中的“恐怖生物”。
“但优优没有想到,人类同样是长毛发的动物。”徐莉说,每次课上触摸蚯蚓,总有五六个孩子不敢摸,其中不乏男孩。“孩子的观念大多来自家长。有时正是家长强化了动植物的肮脏,加深了孩子对自然的恐惧。”
以省实验小学为例,当前小学中课堂上的科学课数量大多是每周2至3次。
徐莉曾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当中做过调查: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小动物吗?结果是,一年级的孩子齐刷刷的举手。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六年级的孩子表情漠然,大概在他们眼中,大自然已经不是重要的话题了,比不上游戏、考试和网络。”
每次让孩子画出大树,孩子们的答案千篇一律:棕色树干,蘑菇状的绿色树叶。
“我要告诉他们,一棵树上至少有10种颜色。”在徐莉的带领下,孩子们第一次发现:太阳照到和照不到的区域、树叶中间和边沿、树叶正面和背面、树的绒毛和果实……每一样都有不同颜色。看到这些,孩子们会兴奋地欢呼。
“我很坚持,每个孩子一生中都该有这样的尝试:养一个动物,照顾一盆植物。
省实验小学四年级孩子参加科学课,找到一片四叶草。

中小学生寒假观鸟活动今启动
今日上午,“社区观鸟一小时”中小学生寒假自然体验主题活动在汉口江滩启动。
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为此,本报与市发改委(两型办)共同发起了“呵护江城”公众环境调查活动。此次“社区观鸟一小时”是“呵护江城”活动的延续。本活动由市两型办、市教育局、市水务局主办,武汉观鸟会承办,汉口江滩管理办公室协办。
1月11日至1月21日,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可自行前往汉口江滩,武汉观鸟会负责进行观鸟知识宣讲、观鸟带赏、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及观鸟带赏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4点)。同时,武汉市节水科技馆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记者昨日在几所小学门前随机走访家长,孩子与自然环境的疏离,家长同样真切感受到。“我们小时候还种菜,与水牛为伴,放学到菜地扑蝴蝶……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这种经历了。”育才小学学生家长胡先生说。近年以来,疯狂的城市化进程吞噬了田野。孩子们逐渐被钢筋水泥和电子产品包裹。
豆瓣网上推荐了《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书中的美国作家通过大量调研告诉人们,“自然缺失症”已成为现代化“通病”。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此书的译者之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工作负责人、环境教育专业硕士王西敏,王西敏认为孩子“自然”的丢失并非偶然。
王西敏认为爱动植物是孩子的天性。亲近自然,能让孩子感觉舒服、温暖、宁静。
王西敏发现,如果安排孩子和科学家一起做实验时,家长们很高兴;如果是观鸟、看花,家长们就会觉得“不务正业”。“但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无直接的体验,则仍对自然一无所知。如果孩子们连身边的动物,如蜘蛛、蝴蝶都不关心,何谈保护大熊猫呢?”

星星火土豆 发表于 2012-1-13 16:44:30

沙发呀!!之前看过一本书,叫《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儿童》。但感觉现在想找个去好好接触自然的地方都困难。。。。。。

被封印的左手 发表于 2012-1-14 01:00:36

442868664:沙发呀!!之前看过一本书,叫《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儿童》。但感觉现在想找个去好好接触自然的地方都困难。。。。。。 (2012-01-13 16:44) images/back.gif

细心点就很容易了

kefodshen 发表于 2012-1-14 01:06:48

442868664:沙发呀!!之前看过一本书,叫《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儿童》。但感觉现在想找个去好好接触自然的地方都困难。。。。。。 (2012-01-13 16:44) images/back.gif

西安么,好像城墙挺多的
接触自然的地方还真没注意

DA_huyang 发表于 2012-1-14 13:51:23

有人喜欢看蚂蚁搬蚜虫,有人喜欢看瓢虫装死,有人喜欢收集一堆路边掉下来的叶子,有人喜欢静静的看着麻雀叽叽喳喳,有人喜欢看大斑筑巢。。。
有人认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nicholas98 发表于 2014-4-4 12:17:22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印象很深的是,在我小时候,经常会到草地里去抓蚱蜢。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草地里玩,有个邻居家的小孩也想来,但是被他妈妈制止了,因为他妈妈说草地里脏。后面的事就不知道啦,但是貌似我还抓过蚊子给螳螂喂食……而且越脏的地方螳螂越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级越高兴趣越少 别让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