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图鉴增补
本贴转自武汉观鸟会论坛中国有多少种鸟?
观鸟人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描述有1329种鸟。2005版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有1332种,2010版则有1371种。中国鸟类年报的名录2010 V1.0有1408种,2011 V2.0,有1414种。
这些鸟种,我们除了在野外手册上查找,其它鸟种中文资料只见其名,难找其图,图鉴资料实在是缺乏。
〈中国鸟类观察〉杂志每期的图鉴新语栏目,对野外手册中没有列入,而在新名录中的中国鸟种,给予了连续的刊载。现集中转载如下,方便查阅,大家共享。
广告:欢迎订阅〈中国鸟类观察〉杂志。 蓝眉林鸲
蓝眉林鸲(Tarsiger rufilatus)。 曾被置于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下的西南亚种rufilatus,现多数的观点认为其为独立种Tarsiger rufilatus,该种为单型种。
编写:危骞 摄影:李利伟 地图制作:荣开远
中华仙鹟(Cyornis glaucicomans)。
曾被置于蓝喉仙鹟(Cyornis rubeculoides)下,鉴于其在形态、鸣声和居留习性与Cyornis rubeculoides的其他诸亚种有显著不同,现多数的观点认为其为独立种Cyornis rubeculoides,中文名为中华仙鹟。
编写:危骞 摄影:何屹 分布图制作:荣开远。
亚历山大鹦鹉(Psittacula eupatria )
具粗壮红嘴。雌雄两性皆具明显红色肩斑。雄性红领绿鹦鹉黑色颏部延伸出的项纹一直延伸至后颈,而雄性亚历山大鹦鹉黑色项纹仅至颈侧。2004年1月12日,Paul Holt在云南瑞丽记录到1只,为中国第一笔记录。
编写雷进宇,摄影田穗兴,绘图荣开远
褐喉直嘴太阳鸟(Anthreptes malacensis)。
雄鸟上体蓝紫色,头两侧暗棕褐色,肩金属紫色,翼上覆羽红褐色,喉锈红色,下体余部黄色。雌鸟上体橄榄绿,下体全黄。为热带低海拔地区鸟类。09年12月14-15日,廖晓东在版纳拍摄到雄雌各一,为中国鸟类新记录。
编写危骞,摄影廖晓东,绘图荣开远
大长嘴地鸫(Zoothera monticola)。
尾短嘴粗长的地鸫类,体色似长嘴地鸫,体型更大,嘴更长而粗壮,上体更偏深色,耳后无暗色月牙形斑块,下体为锚状或点状斑纹,性极羞怯。2007年2月4日,罗平钊和王吉衣等在云南瑞丽莫里景区发现1只,为中国鸟类新记录。
编写雷进宇 摄影王吉衣 绘图荣开远
眼纹黄山雀(Parus xanthogenys)
甚似黄颊山雀,背冠羽黑色,而尖端黄色。脸颊黄色,黑色过眼纹延至嘴基及前额,以区别于黄颊山雀。结小群活动。留鸟分布于巴基斯坦沿喜马拉雅山脉至尼泊尔东部。中国:留鸟于西藏聂拉木。2010年1月18日,台湾观鸟人张国郎在西藏樟木观测到2只为中国首记录。
棕薮鸲Cercotrichas galactotes
雌雄相似。上体淡赭褐,下体污白。具有修长而偏红褐色尾羽,尾端外侧具黑色和白色斑点。栖息于干旱与半干旱荒漠,多活动在地面或灌木之中。遇危险长尾不停上下摆动。亚种familiaris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具备稳定种群。侯兰新等1998年采获中国第一笔记录。
白颈鹳Woolly-necked Stork Ciconia episcopus体型较黑鹳略小,通体为蓝黑色渲染紫色光泽,头顶黑色,颈部白色,反差极明显;肛周和尾覆羽白色;喙黑色,上喙端部暗红色;脚暗红色。分布于非洲和亚洲东南部,2011年6月,在云南香格里拉县纳帕海发现一只,为中国鸟类新记录。应为迷鸟。
灰岩柳莺
Limestone Leaf Warbler Phylloscopus calciatilis体长10~11cm,甚似黑眉柳莺。可能的区别包括灰岩柳莺体型更小,嘴的比例更长,上体更灰,下体黄色更浅。最好的鉴别特征是鸣声。留鸟于老挝中北部,越南中部、北部,国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喜低地的喀斯特地貌的阔叶林。
撰文雷进宇,摄影董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