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鲶鱼开始
昨天发了一个工作帖,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84082.html 。希望为济溪发资讯提供标准。小刚回帖说,新闻能不能精简。冰川说,无脑做事没意思。提供了独立意见的人,不一定受到待见,社会不喜欢鲶鱼型。
因此我觉得我需要比一般人更加待见鲶鱼。我也一直这样待见鲶鱼。我更加一直在做鲶鱼。 草根NGO的熟练工
草根NGO的负责人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不是对公益多么有热情激情的人,而是熟练工。
因为高烧会退,人就会退吧!那么多年轻人试过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不是对公益有多么深入了解、人脉有多么广的人,而是熟练工。
因为负责人总是比员工更了解、人脉更广,也是负责人负责筹款,这就是资源导向型的小组织;
熟练工。
效率高,误工少,成熟多,犯错少。
小工呢,培训小工得有上手期有试错成本,脱离菜鸟至少得三个月吧;而熟练工是满打满算,用过一日算一日。
一个有过见识的草根NGO负责人,在找不到漠不关心的熟练工的时候,才会选择有热情的小工。
更别提,很多草根NGO负责人本身就是忙不过来的熟练工,哪里有多余精力带小工,可见草根NGO人才成长环境之差。
济溪的小工们不少,济溪培养起来的小工变成熟练工又走了,也不少。一直坚挺的、有激情和热情的熟练工,还是那么几个人。
这是目前济溪给我的感觉。 无脑与有脑
估计没有人会喜欢被他人认为自己无脑。
无脑,脑残,脑子不好吗?没大脑。脑子让门挤了,脑袋让驴踢了。这些言语,我会用于自嘲的场合,只用于这一种场合。
我看到有人说我无脑,有点窝火。窝囊,恼火。
这,伤。
关于发环境资讯,以及发环境资讯背后的逻辑,以及发环境资讯与整个济溪的定位,我有自己的想法。如后面慢慢吐。
试着理解不喜欢看环境新闻的人。一天发100个环境资讯的帖子,放在一起,看上去很无脑吗?的确看上去很无脑。阿甘的确看上去很无脑。
这让我不断深入地充分地理解着不喜欢看环境资讯的人的想法。
点击回复量更佐证了这一点。
不论是NGO项目人员,还是环保社团的年轻人,都对环境新闻缺乏互动。
无脑吗?
如果每天搜索着70个环境保护类关键词的资讯,同时打开着3个微博和6个轻博客,十几个环保网站扫一遍,订阅着20个邮件,并且监控着100个环保群的动向。
再加上要把这些动向按照统一的图片、字体、样式、段落,发出来。
的确,我只是在这几天证明了一点,一天在中文世界发生的环境保护资讯,可以超过100个那么多。
这的确很无脑。特别是在一天发到第九十九个帖子的时候,感觉自己没了的,不仅是脑。
最残酷的竞争状况,莫过于战争。军队不仅提倡士兵要服从,甚至对违抗军令的人施以虐待和军法。
一个士兵矗在那里,看上去很无脑。
士兵知道只有让自己看上去很无脑,士兵们看上去才能很团队。
我可不是无脑,随便找理由偷个懒什么的总会有。
他在群里吐槽过
好像是说你测试字体那个帖子很无脑
我是感觉 一个帖子出来 没人说排版行距字体不舒服 那就是那些没问题
有必要标准化吗
复制到QQ去格式
然后发出来 足够了 辛苦了陈孚,我支持你。你把我的版主的工作做了很多,有时间的话我跟你一起做。
内容来自[手机版] 你大概还在以为没人看你的新闻贴的原因是排版和字体问题? explorer:辛苦了陈孚,我支持你。你把我的版主的工作做了很多,有时间的话我跟你一起做。
内容来自[手机版] (2012-03-20 09:52) images/back.gif
这几天老看到朴老二号在发帖,今天突然没看到朴老二号有点不习惯了,估计周六忙别的事去了吧
济溪里应该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比较多吧,所以更可能对校园的动态及经验的分享更感兴趣,而新闻,一方面离得稍远,那也就只是凭兴趣打开了而已,而对不熟悉的东西感兴趣或有发言的欲望的就更少了。所以新闻看得少了也没办法吧。而且不知哪里看过的当发布消息人们习惯性忽视了之后后面再发更有价值的东西引起的关注也会少,是不是也算是新闻太多引起的负面之一呢?(貌似就在济溪看的说法)(单纯从我个人方面想的解读)
楼主辛苦了,看到你的工作量肃然起敬,我也不习惯浏览新闻,相似主题的新闻看多几篇或看深入一点就失去耐心。而且楼主还得从这么多新闻里辨别出有价值的来,发帖共享。
惭愧,之前的确有想过朴老二号貌似有点取巧了,怎么发的都是新闻啊?现在才知道这才是不容易的,抱歉了~~
PS:原来朴老二号就是陈孚呀,久仰大名,一直以为朴矿者还是朴矿者老实做才是你呢,现在也不知道这两个是不是你呀哈哈~~~久仰了,辛苦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