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绿色珠海-普陀寺环保沙龙讨论成果整理
主题:优化项目流程以提高项目执行力——以那洲河污染治理项目为例讨论成果:
了解目的:1、使河流变清
2、了解污染源污染物,寻求处理其的办法。
3、扩大绿色珠海及环保社团的影响力,及提高参与者的能力和经验。
4、寻找可推广的模式
实施步骤:
一、了解事实。
a) 调查问卷。
b) 走访及拍照录像。
i. 河流上下游的对比,及沿岸的拍照和取样。
ii. 对村民:态度如何?有什么措施?对政府措施有什么了解?排污?养猪场是否造成的其它污染,如土壤,空气等等?是否有其它污染?等等
iii. 对村长:土地租用权问题,河的历史,与环保部门的沟通等等。
iv. 对猪场老板或员工:是否合法?污染物处理措施有哪些?排污是否到位?是否通过环评?
c) 网上搜索其他相关资料。
d) 与政府联系,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备注:1、刘老师提议,为避免调查中陷入偏见,因先调查后再开始去网上搜索其他更详细的资料及了解其他人的看法。
2、走访的四个步骤分为多个小组同时进行。
3、估计这一阶段完成时间约为2周)
二、分析总结。
a) 初步将走访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比较可信的调查报告。
b) 公布调查结果,并通过微博,媒体等力量扩大事件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
c) 在村民中普及维权意识等,并可以让他们有相关的信息可以联系我们,由我们去发布出去并寻求解决方案。帮助村民有方式去与政法联系,有权力去与政府沟通。
三、制定方案。
a) 联系学校的人大代表,向他提议做出那洲河污染处理方案的议案,并配合其完成议案。
b) 网上求助相关学者和专业人士,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c) 若有解决方案,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不管有无,都应保持持续对事件的关注,公开信息,做好监督工作。
四、落实及追踪。
a) 若人大代表支持该提案,则进一步宣传,扩大关注。
b) 若人大不关注,持续发动民间力量,引起关注并督促问题解决。
c) 持续关注,并及时向政府了解最新动向,与村民沟通,继续走访,看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附: 讨论:什么是项目?
1. 为了统一目的和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 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举办的。
3. 包括在活动当中的,为实现某个目标而设置的项目组。
4. 用项目方法做的活动 附:珠海那洲河污染现状http://bbs.zhnews.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671 学校有人大代表吗,有的话坚决请他提案! 一般来说高校那么多教授,肯定会有人大代表的。
请人大代表提案的想法是参与沙龙的刘老师提出的,同时他也是一名律师。
这次环保沙龙的另一大收获就是有刘老师的参与,毕竟社会经验更丰富,很多我们不会考虑到的地方他都有想到的。想着以后举办这些沙龙也可以多邀请社会人士参加,会讨论得更全面,对思路的启发也很大的,能学习到挺多东西的。
PS:刘老师是披露珠海金海岸中学的致癌事件的人,我们在这次讨论中也了解了很多金海岸中学的事情,也了解些这类事件的某些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中学11名师生患癌 教师称元凶为隔壁电缆厂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84181-ds-1.html#tpc 很高兴能认识刘律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