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26:44

英国科学家用了10年时间将位于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架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整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令人不可思议的银河系图像,展示银河系内的大约10亿颗恒星。




  这幅图像拥有惊人的细节,展示了银河系内的恒星形成区。科学家通过将位于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架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整合在一起,获得这幅图像



  图像所用数据由英国和智利的天文学家收集,而后由爱丁堡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进行处理和归档。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可免费获得和使用这幅图像


  北京世界3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用了10年时间将位于地球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两架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整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令人不可思议的银河系图像,展示银河系内的大约10亿颗恒星。


  这幅惊人图像所用数据由英国和智利的天文学家收集,而后由爱丁堡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进行处理和归档。进行这项工作的科学家表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可免费获得和使用这幅图像,希望这幅图像能够改变科学家未来进行天文学研究的方式。


  爱丁堡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学院的尼克-克洛斯博士表示:“这是一幅令人难以置信的图像,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我们所在的星系,同时也彰显出我们多年来进行观测时所取得的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发现。我们这支团队完成了数据处理、归档工作并对外公布图像,节省了其他科学家的时间。他们可以免费使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工作。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天文学研究方式。”


  克洛斯指出归档的信息涵盖数量惊人的恒星,被称之为“Vista数据流系统”,允许科学家在未来进行研究时无需进一步获取数据。这幅图像展示了从地球角度观察到的银河系平面。除了在网上公布外,科学家还在28日于曼彻斯特举行的英国全国天文学会议上公布了这幅图像。图像所用数据来自于夏威夷的英国红外望远镜以及智利的Vista望远镜。天文学家之所以进行红外而不是可见光观测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看穿银河系内的大部分尘埃,进而观测到银河系中央的细节。此项图像绘制工作获得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理事会的支持。


  更多内容请点击:科学探索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28:36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微型卫星推进器,名为“MicroThrust”,只需0.1升燃料便可飞往月球。研制者希望MicroThrust能够开启一个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微型卫星发动机MicroThrust,允许卫星在以时速4万公里速度绕轨道飞行时改变方向


MicroThrust将首次安装在用于清理太空垃圾的CleanSpace One卫星上


本周公布的一幅图片,展示了CleanSpace One卫星靠近废弃的立方体卫星的景象


CleanSpace One正在捕获太空垃圾。科学家希望在3到5年内将这种卫星送入太空


CleanSpace One负责将废弃的卫星送入地球大气层,让它们在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殆尽


  北京时间3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微型卫星推进器,名为“MicroThrust”,只需0.1升燃料便可飞往月球。研制者希望MicroThrust能够开启一个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时代。据悉,这种迷你发动机只有区区几百克,使用离子化合物作为燃料,利用电喷射离子产生推进力。


  不久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以下简称EPFL)实验室将公布MicroThrust迷你发动机的第一个原型。在设计上,这种微型发动机并非用于将卫星送入轨道,而是帮助卫星在太空中机动。目前,卫星需要使用笨重而昂贵的发动机进行机动。科学家希望MicroThrust能够引领一个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微型卫星的成本远低于大体积卫星,但目前缺少用于这种卫星的高效推进系统。EPFL希望MicroThrust发动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发动机允许卫星在以时速4万公里的速度绕轨道飞行时改变方向。EPFL的赫尔伯特-谢尔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纳米卫星打造推进系统,让它们在轨道中机动。”


  EPFL科学家穆莱尔-理查德指出:“根据我们的计算,一颗采用我们研制的发动机的1公斤重纳米卫星进入月球轨道需要大约6个月,消耗100毫升燃料。”按照EPFL的计划,MicroThrust将安装在CleanSpace One卫星上。目前,EPFL正在研制这种用于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CleanSpace One耗资1100万美元,能够捕捉轨道中的碎片,将它们扔向地球大气层,让它们在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殆尽。


  更多内容请点击:科学探索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32:11

我们还是很钟爱风光摄影的,因为眼前的风景再美好,终归会消逝,我们不仅要把这仙境般的留在心里也要留在相机中。我们先来想欣赏Ben Marar的摄影作品,让我们心灵先洗礼一下!
摄影师网站:http://benmarar.35photo.ru/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34:43

今年的春天来得有点儿晚
我们所能做的却只有心怀希望的等待
等待夜色退去,阳光普照
等待冬天过去,春暖花开
在这无尽的等待中
一缕风过,一朵花开,一季轮回,一路风景落满尘埃
我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
山裡的花儿虽还没开盛
不过春天的气息
已有些许徵兆
看那小路边,水塘上,还有那白牆黑瓦的院落里
都有迹象表明春天即将落下
卡夫卡说:
我们就这麽躺着,或睡或醒,或梦或默默地唱,日复一日
好吧,我们也这麽躺着,唱着,等着
等忧伤漫过山岗,等青春散场,等春天满落
图:大维 文:小V 拍摄地:江西婺源 拍摄时间:2012年3月
微博:http://weibo.com/xiaowenwei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36:52

日出而习,日落而息。
这类水墨画,日本将它归类到国画里.他们的水墨画跟我们的国画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国画更注重写实。
这组水墨画的意境非常之美.小岛光径描绘了一幅幅人间世外桃源.这种生活有太多的人在向往,却又无法放弃心中蓬勃滋生的欲望.所以,只能是渴望却又不停奔波.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39:52




一组反映现实的图片,这是一位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一组片子,每把空椅子都是一位不在身边的亲人。我很喜欢这个标题:等你回家。可能是因为自己也不在父母身边吧,对于回家这个词总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现在有很多孩子都远离父母,或是去外地读书或是去外地工作,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非常的少。但是不管在外面发展的如何,是好是坏,都不要忘记,最亲最爱你的人在家里等待着,等你回家。

66岁的焦栓成坐在家附近的湖边。焦栓成有3个孩子外出打工。

程孝林和两个孩子在山顶的菜地里。程孝林的妻子在外打工。

陈荣英在家门前的田地里,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外打工。

67岁的田云秀(左)和65岁的老伴刘德珍在村里的荞麦地边。田云秀家有6个孩子离开农村出去打工。

61岁的王贵贤(左)和老伴张树美在家门前。王贵贤有4个孩子离开村子外出打工。

68岁的贺爱良在家附近的山顶上。贺爱良的老伴去世多年,3个孩子在外面打工。

胡尔桂在村里的玉米地里。胡尔桂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外打工。

64岁的田东林(左)和老伴在家附近的洛河边。田东林的3个孩子在离家外出打工。

67岁的薛丕忠(左)、老伴杨桂兰和孙子在自己家里。薛丕忠家里有十几口人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或上学。

吴会琴和两岁的儿子在家附近的空地上。吴会琴的丈夫外出打工。

56岁的狄金省(左)和老伴巨玉兰在窑洞前的院子里。狄金省的6个女儿或者外出打工、或者嫁人离开村子。


87岁的柳树珍在村里的水稻田边。柳树珍的老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
来自:misser阅读原文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42:04

在祖国山河的地图上,并没有“江南”这一地名,然而古往今来,这江南之地却梦回魂牵了多少人的向往。江南好,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43:44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有人在我的微博下面如是回复。
第一次读到这行字是在尹丽川的博客上,有一年雪后她去了后海,回来后在博客上开篇便是这句,平淡无奇的字句却动人心魄。
本周日大雪。北京60年来最晚的降雪终于被几千颗降水弹轰击下来,于是连雪景也变得奢侈。当机立断和海老奔赴故宫拍雪景和日月小雨的外景,中途又把蛇蛇拉了出来,三个人在一个湿冷的冬天玩的尽兴。
当我站到角楼前看见它的第一眼就再也忘不掉这景象,只有相机能代替我无言讲述、描绘我内心的澎湃。曾经不知有多少次来拍过这个角楼,顶着摄影课作业的压力背着笨重的器材和同学挤在一起,煞是应付的随便按着快门,夜景?灯光?水面反射?所有的数据都不在我的脑子里,只是想着如何快快拍完回家好耍。
而不知有多少年过去了,我才真正拿起相机发自内心的拍摄起它。我、海老、蛇蛇,我们三人的年龄相加回溯大约就能触摸到故宫曾经的历史,我暗暗许下一个诺言,要在今年内拍尽故宫的春夏秋冬,盛柳鹅雪,它就在那里,与景山默默对视数百年,一城紫史烬,非古亦非今。
daisyhanke于2012年2月14日
摄影师:daisyhanke
原文出处:沉渣泛起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44:44

日本摄影师Yuki Karozai利用长时间曝光手法拍摄的萤火虫。

朴老二号 发表于 2012-4-8 01:48:54




















阅读原文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做了那么多自然览胜,我觉得以后都搬到一个帖子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