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相亲会——一场事关公益的民间对话与讨论
2012年初,一起源于微博的争论进入公众视线,对于知名作家韩寒作品是否代笔的争议自网友麦田发起后,专业“打假”人士方舟子继续对韩寒的质疑,在Web2.0时代掀起风波,其中出现的语言暴力和辩论规则的缺乏,让许多被波及的人士都表示“很受伤”,同时引起许多网友对公共辩论边界讨论。伴随着方韩之争的起起伏伏,上半年的NGO业内也同样热闹非凡,围绕着一起公益相亲会的举办,众多NGO从业者、关注者中出现了泾渭分明的观点。幸运的是,相比方韩之争,相亲会争议并没有出现网络中常见的“语言的暴力”。事件的质疑方和主办方在几经周折之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面对面”的对话。而在更广泛的公众讨论层面上,争议甚至从相亲会的具体内容剖析延伸到了公益的含义和价值取向讨论,从而让议题具有了深刻的公共价值和意义。
在这次对话过程与后续讨论中,凸显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深层次问题,如:
公益组织之间是否应当进行对话?
公益领域治理中的对话渠道是否畅通?
本次对话曲折漫长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
对话应该在什么层面上进行?应在引入公众参与和辩论的公共层面进行,还是应当面对面进行双方之间的沟通以澄清误解?
真理是越辩越明还是越辩越糊涂?——双方辩论的是一个问题吗?
到底什么是公益?
公益组织之间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共识?
……
中国发展简报作为致力于推动行业交流与反思的NGO信息平台,将在正式出版物2012年夏季刊中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除此之外,还收集散落在网络之中的事件历程和各方观点,整合成一个形式简单、但内容丰富的专题,欢迎关心公益的读者进入阅读,并参与进一步的讨论。 韩寒躺枪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