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41:02

【2012】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大讲堂记录

2012年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大讲堂记录

时间: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晚21:00—22:40

地点:中国高校护鸟联盟QQ群3,群号:180442787
受邀嘉宾:奇异果(果叔) 主持人:池俊杰(风野) 与会人员:华师春野白菜、安大环协车前草、武科大绿联青苹果、浙大绿之源林子、武工大碧源蓝鹊、江西师大爱鸟协会狼、武大绿舟游隼、福建师大晓强、安大环协hoshi、

请假理事社团: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

无故未到理事社团:
集美大学学生环保协会、集美大学绿缘环保协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兰州大学绿队、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江西农业大学绿源协会、扬州大学绿行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义务环保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协会、西南林业大学观鸟协会
(额……这么协会木有参加……是我们通知工作木有做好么?)

内容:
1、果叔在鸟盟待得蛮久,对鸟盟了解很多,请他为我们介绍下鸟盟的机构组成以及鸟盟的发展历程,谈谈他在鸟盟的工作经历以及感想,对鸟盟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及期待。
2、果叔是观鸟营中的传奇人物,请为我们分享一下他参加观鸟营的经历,并谈谈他对于观鸟营的态度及看法。

3、自由交流

戈壁骆驼 发表于 2012-5-29 21:43:10

啊啊,不用占楼么,内容还没贴完呢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44:09

戈壁骆驼:啊啊,不用占楼么,内容还没贴完呢 (2012-05-29 21:43) images/back.gif

呼……大篇的还木贴呢~~嘿……马上贴嗯~~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45:51

下面把果叔传授给我们的那么多东西……贴出来哈~~嘿……东西很多很有用,要有耐心看呢~~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52:24

鸟盟结构组成:


(一)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由监督委员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和观鸟营基金评委组成。
(二)理事会包括:常务理事会、理事社团、理事
(三)常务理事会包括: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3名)、期刊负责人
(四)观鸟营基金:作为绿石基金的小额资助分委会,暂时无人员构成,待下一阶段的基金开始申请之时,再邀请全国各地的基金评委来共同评审。

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49305.html相比06年成立的时候(请大家移步06年的机构设置:
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478-fpage-3.html第四章 中国鸟类联盟的机构设置。)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了,现在的组织机构已经趋于稳定了。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56:42

鸟盟历史:
说起鸟盟的历史,不得不提到鸟盟的创办人mars,mars在大四即将毕业之际,《中国鸟类观察》向其约稿,mars写下《鸟与梦飞翔》,并于2009年第二期的《中国鸟类观察》刊发,将鸟盟的发展历程详尽的给大家讲诉了。
2005年7月,创办“观鸟营”,已成功举办了4届观鸟营,2008年协助浙江大学绿之源环保协会创办“浙江观鸟营”,兰州大学启动观鸟暑期项目,逐渐将观鸟营扩大到全国更多的地区。我们希望通过观鸟营的暑期团队活动,能够为更多高校环保社团培养观鸟护鸟项目的骨干,并促进环保社团间的合作与交流。2008年厦门观鸟营有10余个高校的环保社团约16名左右的会员参加,浙江观鸟营有18个高校环保社团约25名营员参加。相信通过两个观鸟营的培训与交流,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团队将不断地壮大。

2006年10月,创办“中国高校护鸟联盟”(2008年在GGF温波的建议与帮忙下,正式更名为:中国学生鸟盟CSFB,China Students for Birdlife)。厦门大学绿野协会在观鸟营的基础上,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环保协会、兰州大学绿队、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西安交通大学环保协会等25所高校环保社团一起建立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并在济溪论坛开设“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网络交流版块,借助济溪的流量推广高校观鸟和鸟类保护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累积了1万多的发帖量。
2007年3月,创办“鸟与梦飞翔”——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电子期刊,已经成功制作了七期电子期刊,介绍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成员社团开展的观鸟护鸟工作。(鸟与梦飞翔”——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电子期至今已经出版到十一期,对所有期刊我已经做了一个整理,所有的期刊都可以到这里下载:鸟盟期刊汇总专帖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55913.html) 2007年4月,与北京观鸟会合作开展“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工作,中国高校护鸟联盟主要负责联盟各个地区的成员社团的观鸟调查工作,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定期开展观鸟活动,希望通过同步调查可以初步获得各个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鸟类分布情况,同时,督促各个社团每个月至少举行一次观鸟活动。对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的我写了一点介绍: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项目的介绍,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4281-fpage-2.html) 本来以前有个同步调查数据的子版块,不知道是不是济溪改版的原因子版块数据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2007年10月,创办“观鸟营基金”(绿石基金小额资助分委会),获得绿石基金3000元的经费支持,Mars(郑锦坚)捐款1000元,绿野的田鸡(陈烨)捐款1000元,观鸟营营员捐款800元,共5800元的小额资助经费,成功开展了三轮的资助,共资助8个高校环保社团成立“观鸟护鸟项目”,厦门大学绿野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兰州大学绿队、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广西医科大学绿色沙龙、华中师范大学春野协会、江西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等7个环保社团都成功建立了观鸟护鸟项目,并派项目负责人参加了2008年的观鸟营,进行项目的后期总结。关于观鸟营基金的信息,大家可以到这里了解: http://forum.gsean.org/thread-htm-fid-45-type-67-page-1.html) 2008年中国高校护鸟联盟与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厦门大学绿野协会获得GGF(全球绿色资助基金)16000美元的购买联合办公室的启动资金。中国高校护鸟联盟(中国学生鸟盟)的工作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观鸟营”+“观鸟营基金”+“各地的观鸟护鸟项目”+“济溪网站的网络交流”。以观鸟营为基础的合作平台,为有兴趣开展观鸟活动和鸟类保护工作的高校环保社团培养更多的项目骨干;然后,通过观鸟营基金,资助优秀的营员和社团成立当地的观鸟护鸟项目,协助其开展各个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最后,资助的项目必须定期将项目工作发到济溪论坛进行展示与交流,提高监督的效果。经过三期的观鸟营基金的运作,我们小额资助项目的成功率达到87.5%,取得较好的效果。(Mars的原帖 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4784-fpage-3.html)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58:01

叔在鸟盟的工作经历和感想2009年,暑假有幸参加了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在鸟盟年度会议上竞选上了鸟盟的常务理事,这一年主要担任现在风野的工作——管理论坛,论坛是大家交流分享、信息发布的平台,作为联盟主要的交流平台,我主要积极引导联盟社团过来交流还,这一年在论坛的交流还是比较多的。新增鸟类保护和救助分类栏,启动当年同步调查,开展每周一鸟的介绍,期刊《鸟语梦飞翔》,主题帖突破1000,回复贴达12788(截止当年6.8)。2010年竞选担任理事长后,继续完善上述的工作,更新完善联盟的资料,加强各信息平台上联盟社团之间的交流,完善联盟的换届,积累联盟的老人资源,同步调查数据整理,基金申请等。大四的毕业季让我放在鸟盟的时间有点少了,主要是红隼和灰喜鹊在负责了 至于感想,主要说说论坛交流和分享,因为我的“成长”很大来源于在论坛的交流分享,鸟盟的大部分东西也都在论坛体现。在鸟盟的任职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开始一直默默无闻,在论坛上发言也不是很多,大家也都不认识,不自信,各种不懂,反正各种症状都有,相信现在很多的小孩也是这样的状态吧?没有关系,当正真的任职以后,才发现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自己肯花心思和经历就可以把它做好。在论坛慢慢的逛,学会管理,学会从论坛中好帖子里学东西,把里面有用的东西消化武装自己,这样认识的人也多了,为自己创造了人脉,也增加了机会。到后来就慢慢养成习惯上论坛,变得喜欢交流了,就算再忙也会抽十分钟时间看看论坛的帖子。有人会说没时间,其实有时候每天有个十分钟就够了。 现在的小孩都不怎么上论坛,不知是不知道呢,还是根本不愿上?或是有些人上了,基本不发言。现在很少看到大家的分享和交流了。你们又没有这样的感受呢?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1:59:47

果叔对鸟盟未来发展的看法和期待:感觉现在的鸟盟正在停止前进的步伐,那股劲头没有以前强劲或是已经没有了。缺乏交流,资料不齐,没有自己的项目,所以也就少了连接大家的桥梁。是各协会/社团项目组负责人不认识?不喜欢上论坛?不自信?。。。。。。大家说说是什么原因呢?现在的鸟盟缺少项目,缺少资金,缺少维系各个理事社团之间的桥梁;没有自己的规划。现在的鸟盟需要找到能自己运作的项目,以观鸟营、济溪交流论坛等为平台,形成稳定长期的项目。更好的培养项目负责人,更好的加强各社团之间的合作,更及时的交流信息,更广泛的资源共享。希望是能一步一步来,开始感觉不到,慢慢走来就会有可喜的成绩的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2:01:51

果叔的观鸟营经历:参加了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和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暑期观鸟营(就不告诉你我在第二届华中营还打过酱油),这两届观鸟营给我的帮助很大,甚至说在社团里的成长都是靠观鸟营。每一次的110年旅程都是一场盛宴,不信大家往这里看来。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2009年7月31日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开营(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4943-fpage-5.html)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后期贴——之欢乐瞬间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5168-fpage-5.html)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后期贴——之感想手记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5166-fpage-5.html)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后期贴——之文集资料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5169-fpage-5.html)09第五届厦门大学生观鸟营后期贴——之总结思考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35167-fpage-4.html) 2010年浙江省大学生暑期观鸟营浙江观鸟营今日开营~~(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0204-fpage-3.html)记第二届浙大观鸟营之活动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0902-fpage-3.html)记第二届浙大观鸟营之美景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0843-fpage-3.html)记第二届浙大观鸟营之休闲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0990-fpage-3.html)记第二届浙大观鸟营之八卦篇(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1087-fpage-3.html)施华洛世奇2010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观鸟营成果之鸟种记录(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60915-fpage-3.html)2010浙大观鸟营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1NjY4Mjc2.html)

bjx菜儿 发表于 2012-5-29 22:03:04

果叔对观鸟营的看法:观鸟营其实是一个交流平台,是网络很好的线下交流的平台,通过观鸟营可以让你见到一直活跃于论坛、QQ背后的人,从线上到线下。平时在论坛、QQ上最多是个头像、留言,你有时候是不是会产生很想见到在论坛上交流的人的想法?很想和他面对面的交流,见见他/她长得怎样(你们是不是都很想见见风野的鹾样呢 )。观鸟营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最早的观鸟营来源于绿野协会,观鸟营从05年7月创办至今已经第八届了:第一届:倾听荒野之声,追寻飞鸟之翼第二届:关注黄嘴白鹭及其栖息地第三届:美丽飞羽——在莆田的观鸟推广和护鸟宣教第四届:规范石码鸟市,促进人鸟和谐第五届:走进自然保护区,关爱珍稀鸟类第六届:飞吧,小黑皮——走进黑脸琵鹭之家推动建立长期环教基地第七届: 明溪均峰山行 观鸟体验之旅第八届:我和你的一平方公里具体可参见绿野论坛:厦门大学生观鸟营(http://www.greenwild.org/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08年后兰州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华中地区、华中师范大学相继举办自己的观鸟营。他们或在绿野、鸟盟的帮助下举办或受绿野观鸟营影响举办。其实早在10年就已经对观鸟营的主题有过讨论了。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土司)对Mars《探讨:湿地鸟类保育,作为观鸟营的主题的可行性》(http://forum.gsean.org/viewthread.php?tid=55650&page=1&extra=#pid301463) 一文发表的《对2010年观鸟营以湿地鸟类保育为主题构想的建议》(http://forum.gsean.org/viewthread.php?tid=55650&page=1&extra=#pid301463) 土司一文,倒是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和思考,他的各项建议未必都试用于观鸟营,有些可能适合于观鸟护鸟项目,或是鸟盟的项目。各个观鸟营的筹委们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开始都有了自己确定的定位(华中营除外),今后每年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呢,还是有一个自己定位和长远的规划。我更偏向于后者。很多人会考虑到暑期的观鸟营时间太短,做湿地鸟类保育的时间上太短,不太可行,其实这个Mars早就提出过观鸟营项目的完善思路(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14390-fpage-3.html) ,这样的运行方式我认为是可行的。很巧,我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SEE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联合主办的"湿地飞羽"2012湿地使者行动筹备会议在江西鄱阳湖湿地公园举行,来自江西、东北湿地管理部门和几十位各省鸟会代表参加。虽然这次主要是和各地鸟会合作组织系列活动。但是大学生朋友们可以参与到鸟会的活动中去的。这不正是湿地鸟类保育的项目么。有时候我还在想,每个地方的观鸟营今后都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有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是不是可以考虑下全国的布局呢?各自分工,共同协作。例如现在的厦门观鸟营做观鸟推广与观鸟体验营;华中观鸟营培养项目负责人,培育新的高校观鸟护鸟小组;另外几地观鸟营就可以湿地鸟类保育,地区鸟类调研等。这样可以避免人员的“浪费”,让每个营都招到满意的营员。小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要参加的营,减少重复报营,提升每个营营员的质量。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12】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大讲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