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奇遇
今天上午和安大小三一起去大蜀山观鸟,路遇一老头,模样似乎是山下林学院的退休干部.他先是问我们是哪里过来的,然后就开始向我们宣传,说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为了让山里的树长得更高更快,让我们以后再来时每人装一口袋土撒到山里,并号召每个游客都这样做 且不说这样的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到底有多大,单看这样一个老人的这种精神吧,估计他这样的肯定不止对我们说过,而是长期的持续的这样去宣传...或许有人会觉得可笑,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不见得对保护环境能起到什么效果,还不如去宣传不要乱丢垃圾啥的.内容来自[手机版] 至少他所做的似乎不会有什么负面做用,也是对游人注意保护环境的一种提醒.想想我们自己,在不是正式的环保宣传活动里,而是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有这样去宣传保护环境的意识呢,或者,看到有人在破坏环境比如乱丢垃圾,我们有主动去做这种善意的提醒的劝导吗
内容来自[手机版] 果然是犀利男哦。。。。。。。 你大概不知道有生物结皮这回事 我好逮也是生物专业出身的...同一座山,山下的土和山上的土,土壤的成分和微生物种群或许会有差别,但要说就因为把山下的土又送回山上了就有多么大的危害性了,这么想就有点过了吧,又不是从千里之外运土过来,要是掺了个另类点的草种啥的还成物种入侵了呢
内容来自[手机版] guanjian:我好逮也是生物专业出身的...同一座山,山下的土和山上的土,土壤的成分和微生物种群或许会有差别,但要说就因为把山下的土又送回山上了就有多么大的危害性了,这么想就有点过了吧,又不是从千里之外运土过来,要是掺了个另类点的草种啥的还成物种入侵了呢
内容来自[手机版] (2012-06-18 13:58) images/back.gif
说的不是危害
说的是这样做对于水土流失没用 所以,像这样的往上背土,应该不会有啥负面做用,但是大蜀山本来植被就还算完好,应该不差这点土,何况这样撒上去的土,其效用也不是山上自然行成的土壤可比的.不过人为往山上背土以恢复植被,这样的做法无论在山西还是贵州还都挺普遍,不知这又算怎么回事了
内容来自[手机版] 承认了这样对应对水土流失没什么用就行了 以前在山西我们学校后山,很多地方都是连草都不长,种树也很难活,所以学校绿化科种树前都要先挖个大坑,坑里放运来的黑土,有的甚至还拌了肥料进去.这样确实提高了成活率,树长得也更好,对于恢复生态还是起到好的作用的,那这样种树的方法环保吗?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