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燕鸥

培训营四周年啦,踩个印记收祝福

[复制链接]

0

主题

3

回帖

23

积分

水滴

积分
2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5-26 00: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自己开始接触体验营的吧!一年的游离,我已渐渐归来!生日快乐!
发表于 2012-5-26 0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我今天很无聊的想把这个帖子刷到100楼??
发表于 2012-5-26 01: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开始了。。。。
发表于 2012-5-26 0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太急于从培训中得到而过于关注活动方法,不能静心体验自然,从而忽视了自然体验对心灵的影响,达不到培训的效果,所以私聊时一再跟他强调,要想收获最多,一定要放轻松。如何放轻松呢?就说到了“三放”——放低放下放空。
    其实三放具体该如何解释,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跟囚木聊时说到的。
    放低,人常常自称万物之灵,天之骄子,直立行走后,常常忽视了身边的生命,更做些高科技的工具把自己包裹起来,与自然隔离,渐渐的便以为自然是恐怖的,自己与自然没有什么联结。放低自己,看看身边的花草,趴在地上看看蚂蚁的生活,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想起观鸟,如果只是凭兴致去追看鸟儿,受惊的鸟儿不会让你看到它们觅食、求偶等OOXX的生活秀,而你看过鸟的样子,便觉得知道鸟儿了,其实你哪里知道,眼前这只鸟,又有着怎样丰富的生活呢?
    放低,又想到一层,在环保圈呆一段时间,以为自己懂了很多,看这个不对那个不爽,可以去说这个说那个了,虽然未必是摆资历,心是想着对后来者教育,对他们好的,其实呢,正是这种抬着下巴的方式,会让人忽视别人的分享,从而失去了共享自然美妙的机会。有些东西,你看到的别人未必看到,而别人的角度不同,也可能看到你没看到的东西。分享让我们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地去感悟自然来给我们感动。所以佐为曾说过,带活动时,他常常被孩子们带给他的东西感动。因为最纯净的心灵,总能发现很我被我们忽视的东西。自然体验中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抬着下巴的人,花更多时间盯着别人的问题了,还有心有时间去感受自然给我们的信息吗?


来自燕鸥老师,嗯,最初的挖坑人
发表于 2012-5-26 0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5-26 01: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佐为,一个在培训营很响的名字 ,某一个程度说,是个大牛
于是看下面,我继续翻老帖:
发表于 2012-5-26 01: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营员成长
从第一次带队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五年了。而在培训营,从一开始就是从学校负责人开始。关于如何带领营员成长,我自己也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首先,在开始的一年,我是很强势的队长。要求营员绝对的服从,不管任何要求,必须按要求完成。有点类似于军事化的管理,不得不说,在这个阶段。的确让很多营员有了很不一样的体验。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被宠大的,非常强调自我为中心。
所以,第一次被这样强制管理,也可以算是价值观的一种冲击。我很幸运的是,我是一个善于说服别人,同时也是个人能力比较被认可的人。于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没有得到太多反对的声音。同时,让很多营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过这样的方法,不说每个人都适合运用,如果个人无法得到他人认可,反作用力会更大。 于是,我开始反思。但我反思的动力在于,我在思考:“我说的做的,一定是对的?这个世界不只有一条路吧?”
然后,我进入下一个阶段。老师称我为“挖坑者”。也就是会给营员制造各种看似意外的情境,在这样的现场情景中了解他们的应变以及处理能力,最后加以点评(其实就是一顿臭骂)。这种方法,让不少心理承受力差点的营员,有时真的进入比较崩溃的状态,哭鼻子那是家常便饭。
于是,我的形象就成了恶魔,很多人至今看到我都是战战兢兢的,话都不敢大声说。其实,在那时我会自以为自己为团队牺牲了个人名誉什么的。不过从现在的角度再去回望,这种方法不可过多使用,偶尔为之就好。不然就会显得过于刻意,同时有可能让一部分人从此远离。
在每个时期,我做的最多的就是不断的反思自己。我是个满自恋的人,但是我不自负。我从不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所以会不断不停的学习和反思。
可能,也是自己的经历越来越多,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不管是管理学还是哲学,都在不断进步。然后,进入了目前的一个阶段---随性期。
所谓随性,也就是不过分强调一定要学员经历很多也许现在很难经历的事情。而是,就事论事,对他现在会发生的事给予一些可能性的帮助或者叫建议。更加强调他现在发生的事,而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佛家叫做活在当下。
对于,很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现在说了其实作用不是太大。只有现在正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他才会真正去关心关注。了解每个学员现在所处的状态,现在的心态,给予指导,是能给他最大帮助的。
未来怎么带,还不知道。也许有人已经有了更有经验的方式,欢迎私下告知一下。
发表于 2012-5-26 0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各种培训和活动,我一直运用这些原则。
1. 活动或培训前,了解我的营员或者受众的各种背景(年龄/工作/学历等),一般是以报名表或者是通过负责人,再加上自己的经验。
2. 了解对方的需求,了解他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单纯的我想给他什么。
3. 自己永远只是分享着,而不是培训师。从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强,可以给人做什么指导,分享自己的经验罢了。
4. 在整个过程中,减少我的存在。整个活动或者培训属于营员,是他们发挥的空间,我做的是适当的点评和引导。一直在告诉自己,做任何事都是不是为了显示我多厉害,而是为了受众真的有收获与成长。
5. 尊重每种与自己不一样的声音。每一次培训或是活动我都几乎在成长,从营员身上学习他们的特质,与自己不一样但却是优秀的特质。我不是为了把每个人变成我,而是让每个人更加肯定自己,肯定那个厉害的自己,改善那个也许不是那么好的自己。所以,作为队长或者分享者,千万别把自己当万能超人,承认自己做不到的,学习他人。带队者不能抱着,我是来“教你们”的心态,而是我们一起学习的心态。否则,自己都没两把刷子却还想把人带好,岂不被笑话。
6. 还在继续完善和丰富。
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所以,对于言教,我一直更重视身教。
从学生社团角度说,作为一个负责人说再多话都没用,你确确实实为会员、为社团、为公益做了什么,这些都会被身边的人看在眼中。
这样你才能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与尊重,你所说的话,才会被信任。不然,你能力再强,也不会有人跟着你,相信你。
最后,想要去带别人,先做好自己!要相信青会胜于蓝,不要太看得起自己,更不要看不起自己。
PS: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不赞同的私下砸场,给点面子,别再这里喷我!哇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2-5-26 0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接触过小米姐姐,不过,据说是培训营一位很有思考深度的人,也经常去蹭营,并且是位美女哦
发表于 2012-5-26 0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那段日子,套用一句流行的句式来总结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梦的日子”
培训营给我的是让我有了梦想,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有了自己的原则和责任感。
梦想,这样的词汇,很神奇。小时候,我们总是说我梦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那时候的梦想不计后果,从自己的嘴里轻易的就能说出口,没心没肺,只为开心只为一时之快,可是越长大就会越迷茫,对梦想更不敢说出口,那时的自己只会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就是在那些年,经历了那些事,认识了那群人,有了那么多的经历,让自己有了一个更真实更强大的自己。
2010年的清明营很崩溃,之后因为一次与佐为的对话,接下了暑期营,更加努力用心,可是暑期营依旧崩溃,但还是接下了网络培训,南京之行,各种崩溃之后还是不舍不弃的去写、去想那些曾经觉得离我好遥远的东西,去义无反顾的准备关于湿地公园的汇报,企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湿地公园的保护做些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燕鸥老师一直在问我:“崩溃了吗?”我说“嗯,崩溃了,不过又好了”,就是这样的持续,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7 17:22 , Processed in 0.0360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