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漩涡.鸣人

“地球一小时”,究竟事实真相是什么?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17

回帖

73

积分

清泉

积分
73
发表于 2010-3-31 15: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伯老虎 于 2010-3-31 15:11 编辑

回复 40# guanjian
呵呵,guanjian同学又来了,很久不见!
其实有些观点去年我们已经交换过!在环保组织设计项目的时候,会先考虑目标受众,然后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去设计活动的预期作用。我们暂且不提地球一小时的作用,但说20吧。20是一个以宣传传播为主导的活动,那么参与这个活动的大学社团主要锻炼的将是项目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能力,我在培训的时候也是侧重于这方面。大家通过组织和传播这个活动,自身在媒体关系、政府关系、新闻传播、活动管理的能力上得到了提升,这就是达到了我们活动的预期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用心,有人不用心,有人成长很多,有人成长不多,这和个人的态度和参与程度都有关系。参与20的,都知道这是个以宣传为目的的活动,所以宣传做的好坏就是评判标准。如果你的社团定位于非宣传,那就不要申请20这种宣传性的项目。一个喜欢吃牛排的人,没必要非进中餐馆,吃完宫保鸡丁后,训斥服务员,为什么没有牛排可以点。

另外再强调一遍,无论20还是地球一小时,都只占WWF资源和投入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每年的近一亿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投入了湿地保护试点,林业保护,物种保护,海洋保护,低碳城市试点,以及政策研究和影响上。

对于参与地球一小时和20的高校来说,如果你定位于成为一个成功的活动协调和传播者,那就坚定不移的参与,如果你追求立竿见影的环保效果,那就退出20,转向其他如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等相关的项目,实现自我价值。

还有我想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嘴和腿都需要,成为专业的嘴,和有力的腿一样重要!

对于目前的现状,我和你的观点有一些不一样,恰恰我认为,很多环保的点宣传的不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中国人一直不太会做传播,无论是国家形象这样的宏观客体,还是个人形象这样的微观客体。

11

主题

1457

回帖

5546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554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31 15: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当当 于 2010-3-31 15:08 编辑

曾经想过,为什么没有组织出来跟地球一小时对照一下,用反方向来宣传,今晚对熄灯一小时say no……
大家做活动啊做活动啊,觉得这样的活动不要弄成一成不变的,而且确实电力系统的事情不好说,为什么每年都要跟着wwf走地球一小时的路线?其他的组织没有想过变换想法么?奇异,我们的创新去哪了?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关灯一小时这个活动,但是我们寝室经常是晚上不开灯的&

397

主题

3780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91

优秀斑竹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0-3-31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唐伯老虎


    地球一小时和20行动在宣传上有他积极的一面,但是前面翔宇也说过了,每样事都是有正反两面。对于这类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我们不得不考虑它给整个青年环保领域的氛围造成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那就是人变得越来越浮躁,环保活动中过于看重声势而忽视实际效果,实践能力越来越差而炒作能力越来越强。踏踏实实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好高骛远的人越来越多。对比一下现在的绿色营和五年之前的绿色营看看队员们都是个什么样的面貌,所取得的成就还能否同日而语。当然这种虚浮的风气更多的因素还是社会面貌决定的,但是20这样的互相攀比谁的声势造的更大的活动无疑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个人认为,这样的活动他的积极作用远远不能抵消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目前的现状,对环保的宣传到底是做的不够还是做的过了头,我认为,至少对节能减排上,当前这样的宣传已经做的过了头,即便是再这样年复一年的继续宣传下去,也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22

主题

117

回帖

73

积分

清泉

积分
73
发表于 2010-3-31 16: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guanjian

我对你的言论和观点无法苟同,先持保留意见,日后如果有类似CEF公开的平台,我会去阐述这个问题。对于你的最后一段话,等你走出校园,多了解一些校园和媒体故事之外的东西,再去下结论!

397

主题

3780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91

优秀斑竹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0-3-31 18: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如此,我才习惯在发表的言论之前加上“我认为”这三个字。随着视野的开阔,我的思想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譬如在此次CEF之前我曾认为NGO在中国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而且还就此问题作出过详尽的论述,而现在我的观点已经有所改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0 06:59 , Processed in 0.0286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